立即下载
万水千山只等闲——来自桑植挂职队的报告
2014-07-18 14:13:29 字号:
  

(周卫国慰问刘家坪村贫困农民刘经元1)

(周卫国慰问刘家坪村贫困农民刘经元2)

(周卫国在天平山农家体验做豆腐)

(周卫国在采访娃娃鱼养殖户王贞祥)

(周卫国去贫困村四层界采访,等渡船时与当地人交谈)


  
  湖南的版图,就似一个头像。头像的额顶位置,就是万山之县桑植。桑植有10426个山头,溪流数以万计。8月15日,我们桑植挂职队11人,从长沙一路向西,坐了5个多小时的汽车,来到这里开始了2个月的挂职锻炼。
  
  这些天,我们跋山涉水,深入乡镇村寨,和基层干部、村民真诚交流。全县39个乡镇(场),我们走了24个。无数的山路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无数的溪流融汇了我们的汗滴。我们深情拥抱这块热土,我们也收获了无数的感动、温暖和欢乐……
  
  微笑面对艰苦
  
  桑植是一个革命老区县、国家贫困县。这里没有高速公路、没有国道,也没有铁路。条件的确很艰苦。有的通乡公路、通村公路可以用千疮百孔来形容。一次,我们去芙蓉桥乡采访娃娃鱼产业,一路上车子颠簸,路又窄,时时担心会不会翻车。
  
  我和县委宣传部熊正元部长在下乡过程中,就两次遇险。一次是去县宣传部联系帮扶村——蹇家坡乡芦茅坪村,车子回程时被山路扎破了胎,幸亏是慢慢漏气的,司机发现得及时,才没有滑出公路。要知道,那天雨下得很大,公路边就是深深的悬崖,如果没有刹住车,后果不堪设想。后来,我帮忙撑伞,司机换胎。风雨之中,司机支千斤顶时忙中出错,竟忘了刹手刹。千斤顶没顶对位置,车子猛地一滑,大家又吓出一身冷汗。
  
  另一次是去人潮溪看望队员王异兰的路上,我们的车被撞了。当时我坐在副驾驶位置,刚到走马坪乡贵竹垭村的一个拐弯处,我们车从上往上,刚过弯,就见一辆面的车向我们冲来。我大叫一声小心,司机猛地将方向向右打,车子紧贴着了护路砘,可还是没有避开面的车的撞击。原来面的车的胎漏气了,刹不住车。它撞在我们车上,把它的车门都挂到了我们车上。幸好人都没事。在等待交警、保险公司的两个多小时中,附近的农家友好地让我们休息躲雨,还热情地拿出黄瓜等让我们填肚子。在这点点滴滴的温暖中,我们的心情渐渐平静。那天也真奇怪,事情不断。回程时,山雨把一棵碗口大的树冲倒在路上,把路拦腰截断。司机二话不说,跳下车,跑到附近农家借砍刀、锯子。我又帮着撑伞。把树弄断,丢下山崖。车子又呼啸前行。
  
  我们这次省直新闻单位的10名队员和市直新闻单位的3名队员,共分到10个乡镇。这些乡镇在桑植39乡镇(场)中,还不是条件最艰苦的。尽管我们的队员心里已经有了准备,还是尝到了苦头。主要有两个不适应,一个是这里乡镇一般是一天吃两餐。上午9时左右吃一餐,下午4时左右吃一餐。饮食习惯是多年养成的,要一下子适应,我们的队员确实很难。另一个是用水。特别是刚来那会,又干旱少水。有的队员洗澡要到几里外的河里洗。
  
  我们的队员个个都是好样的,笑对艰苦,锤炼自己。我也经常为他们感动。比如挂职在人潮溪乡的湖南公共频道女记者王异兰,她也是我们这个队伍里年龄最小的一位。她有一次和乡里干部下村,上午吃了饭,等到吃下午这餐的时候到了6时多钟,又累又饿,但她从不叫一声苦。她从这次也学了一招,周末到城里休整的时候,她就买了巧克力等干粮,随身带着。乡党委书记心疼她,告诉她可以中午一个人要食堂做饭给她吃,她觉得会给食堂增负担,摇摇头拒绝了。书记又说把自己的房间让给她,他那有空调热水器还有洗衣机……她觉得不好意思,就算了,自己克服一下。
  
  真诚赢得信赖
  
  这里的同事对我们队员都很热情。县委书记刘卫兵、县长赵云海对编辑记者挂职工作高度重视,亲自参加座谈会,对挂职工作作了详细的安排。我担任宣传部特邀顾问,其他编辑记者尹超、朱志成、王勇、刘浏、李国平、李锦、彭玲玲、王异兰、王语、郑朋分别担任瑞塔铺、汨湖、龙潭坪、刘家坪、竹叶坪、廖家村、利福塔、人潮溪、凉水口、芭茅溪等乡镇的乡镇长助理。挂职期间,卫兵书记、云海县长和熊部长先后到有关乡镇看望慰问了挂职记者,为队员们开展好工作排忧解难。同时,妥善安排好挂职记者的生活,为队员们开展工作创造好环境。县、乡镇政府想方设法安排好挂职编辑记者的住房和日常生活用品,让挂职编辑记者安心工作;各乡镇还安排专人负责协助挂职记者,让队员们尽快熟悉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宣传部的同事对我们是关怀备至。生活上给予关照,工作上创造条件,提供便利。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一次在县委食堂吃中饭时,卫兵书记热情地要我和他坐在一起。他关切地问我吃饭习不习惯,晚饭怎么解决。我说,县委食堂不做晚饭,就在县政府食堂吃。周末食堂不开门,就到处吃一点。他热心地告诉我,县委旁边有家快餐店,环境也好,味道也不错。后来,我们队员周末进城,经常就在这个快餐店吃饭,方便又实惠,解决了大问题。这里我也不讳言,我们和县里的同事也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到信任的磨合期。
  
  今年上半年的天梯热点事件,应该说对桑植的形象产生过负面影响。杯弓蛇影嘛。个别同志对我们挂职记者是颇为忌讳的。对媒体宣传这块有烫手山芋的感觉。但我们拿出了我们的诚意,8月16日,也是在古都宾馆会议室里,大家出发前的座谈会上,我就对队员们说,我们来挂职,两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我们也是有几百年的缘份,才在一起共事。几十年以后,我们都会说,我们在桑植挂过职呢。桑植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要像爱护自己母亲容颜一样,爱护桑植的形象。大家就是这么做的,都把桑植当作了第二故乡。
  
  我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也反复叮嘱交待队员们:我们看人家,人家也看我们。我们来桑植,不仅是我们的镜头对准了桑植,这里的干部群众也将目光对准了我们。我们每个队员代表的是自家媒体的形象,也代表的是省城干部的形象。我们干得好,不仅是给自己、单位长脸,也是为省委宣传部争光。我们在来的第一天,就建起了“桑植挂友一家亲”的QQ群,及时沟通信息,协调解决困难,有效组织队伍。同时,我以身作则,带头举起了我们桑植挂职队的大旗。每天上下班,我都准时到,有时比县里同志还早一点。中秋、国庆假还没过完,我就来到了桑植。国庆前一天,我也坚守到准点下班。有什么事,队员有什么困难,我主动找宣传部长汇报、沟通、协商。县里有什么要求,书记有什么指示,我都第一时间去办、去落实,并尽力做得好一些。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桑植的同事,也不再把我们当外人、当客人,突发事件、敏感事情也不瞒着我、避着我。2013年9月20日13:55分,中秋节假期间,桑植县农机局公务车辆湘G4455A号因停放在省植物园停车场,被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暗访组查获。我于9月25日晚获得有关信息,26日早上得到证实,省里来函调查此事。当时县宣传部熊部长在张家界参加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我当即与在家的陈副部长沟通了相关情况,掌握了一手情况:该公务车辆系中秋节假日前由洪家关乡党委书记屈某某调用带往长沙联系工作。空壳树乡文化站站长顾某受邀代其驾驶。9月20日中午,顾某私自驾驶该车前往省植物园游玩时被查。顶风违纪,桑植县有关部门已经免去了顾某空壳树乡文化站站长职务并对其党纪立案;同时责令洪家关乡党委书记屈某某向县委县政府作出书面检查,对县农机局局长向某某给予批评教育。我在请陈副部长向熊部长报告同时,叮嘱桑植网工作人员密切留意网上舆情,应对可能出现的热点,应对可能到来的记者采访。还好,这事没成第二个“天梯”。
  
  实干带来掌声
  
  我作为县委宣传部的特邀顾问,每天听着铃声上下班,每天和宣传部同事共事,我从他们身上看到:这里的干部群众很朴实、很务实。大家只争朝夕,大干实干,只想早日改变落后面貌。县里同事的实干热情,感染了我们。我们挂真职,真挂职,积极投身到挂职工作中去,各项工作也顺利推动:
  
  一、察民情问民生,践行群众路线。现在,全国上下正在大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我们下乡挂职就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最好途径之一。我们到了桑植,这里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也是困难多、问题多的地方。我们的队员下到乡镇当乡镇长助理,就立即转换角色,认真当起了这个芝麻官,履行自己的职责,和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队员们走访基层干部群众,参与社情民意调查,协助处理信访矛盾纠纷,为基层发展献计献策,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近两个月来,走访了150多个村组,接待群众来访130多人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80多个。
  
  挂职汨湖乡的湖南卫视记者朱志成,接待了多起群众来访。挂职刘家坪的湖南经视记者刘浏,为主调解一起多年纠缠不清的纠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之以法,最终使纠纷圆满解决。挂职芭茅溪乡的文学界杂志社编辑、作家郑朋常下村子,和群众多聚,多聊,一天他和红网编辑彭玲玲去边远贫困村——黄连台村,一天走了10个小时山路。挂职廖家村镇的潇湘晨报记者李锦,一个月基本上把所辖的村走了一遍。他们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尽力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挂职竹叶坪乡的张家界新闻网记者张林海,通过走村串户,进一步了解了村里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更与所接触到的老百姓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他这样说:虽然苦点,累点,但是我的内心是充实的,更是幸福的,我更是在这些经历中,不断地积累着、成长着,进一步改造着自己作为一名记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
  
  二、认认真真做事,实实在在惠民。队员们利用自身优势,真心实意为基层排忧解难,为群众办实事,成为百姓的贴心人。仅帮贫困群众引来的爱心资金就达20万元。挂职利福塔镇的红网编辑彭玲玲,发了《桑植盲眼老太靠听声音捡垃圾为儿治病》等报道,引起众多爱心人士的关注和捐助,目前,捐款近20万元。老太太正在接受桑植民族中医院免费的眼科复明手术,她儿子王爱勇也正计划去长沙治病。
  
  挂职龙潭坪镇的省电台经济频道副总监王勇,通过调研后,在镇政府当晚召开班子会上,讨论建设广播站事宜时,他主动请缨,利用在省广播电台工作的经验,负责建站的资金和技术的指导。为了方便展开工作,他三次开私家车赴长找台领导和广电局进行请示和技术的落实,得到了台领导的大力支持,通过与企业的接洽最终落实了3万多元的建站资金。现在广播站已经建成。他还打算在镇里建立电台的联系点,进行长期的专业技术指导。不幸的是,他10月6日在岳麓山散步时不小心摔断了两根脚骨。龙潭坪镇镇长当时在长沙,获得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望他,感谢他为镇里百姓做的一切,说龙潭坪人会永远记得他。
  
  挂职凉水口镇的湖南公共频道编辑王语,联系了1000册图书捐赠学校,并在镇中学找到了一位家庭贫困事迹突出的骆家虎老师,帮助申请喜来登乡村教师奖。最近,她联系的50个垃圾筒也将捐送到镇里,几项加起来,总价值16000多元。朱志成联系了12个对口助学的孩子。郑朋联系了几百本图书运到乡里。经他做工作,他的一个朋友愿意捐赠一台手风琴到乡里学校,校长说他们那缺一台手风琴呢。
  
  三、发挥记者特长,传递好正能量。我们是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搞报道是我们的所长。队员们自觉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我几次和宣传部同事碰头商量,又翻阅县志查看材料,我们达成“集中采访、宣传桑植”的共识。围绕“新型城镇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做强旅游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主题,我们把5次集中采访方案拿出来,经刘卫兵书记审定后,紧锣密鼓地实施。每一次集中采访,我都要和县宣传部同事一起进行前期的策划、设计,采访、出行、吃饭、住宿,都要几次协调、沟通,并一一落实到责任单位、责任人。集中宣传有声有色。两个月来,我们先后在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湖南广播电台、红网等新闻媒体发表新闻报道50多篇,有力宣传了桑植,传递了正能量。
  
  其中,《万涓终成河——桑植新型城镇化建设走笔》在湖南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桑植大鲵成致富金娃娃》在湖南日报市州版头条发表。同时,湖南日报还开辟了专栏,《记者在基层——挂职记者手记》。我在湖南日报头版发表了《实干兴“桑”》的挂职手记,宣传了桑植县干群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敢于开拓创新、改变落后面貌的精神。挂职瑞塔铺镇的湖南日报记者尹超、挂职竹叶坪乡的三湘都市报记者李国平,分别以《钻洞探水源》、《茅花界的“天水”之忧》为题,赞扬了务实、能干、有担当的乡镇干部。李国平还和乡里一起到上级部门争取到10万元资金帮百姓修建水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董岳林到桑植慰问时表态,将湖南日报挂职记者手记向其他媒体开放。王勇发表了《山村广播响起来》,王语发表了《凉水口传出热能量》,有力地宣传了桑植,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郑朋也在张家界日报开了挂职日记的专栏,还准备创作一部以桑植人为原型的文学作品。我和李国平,下乡走访了解当地百姓出行、饮水困难的情况,写出了反应桑植县水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现状的内参。李锦也发了一些有影响的报道。
  
  电视、电台、网络的挂职队员都以不同形式,用笔头、镜头、指头发掘正能量,传递好正能量。朱志成在桑植多个乡镇踩点拍摄,准备拍一部大的电视专题片。王语联系拍摄的《帮女郎走基层:桑植县凉水口镇中心小学:快60年的图书室》已经播出,她还完成了《开着越野卖粑粑》、《白石人的反哺情》等报道。王异兰做了《阁楼上的闺房,谁来托起女孩的梦?》等报道。彭玲玲,借助论坛帖文宣传推介当地美景,展示当地风土人情,帖文点击数以万计,还做了“桑植县精英向学校捐赠教学设备助推家乡教育发展”等报道。
  
  张家界市直新闻单位的3位挂职记者,张家界电视台的刘兵,张家界日报记者符晓,张家界新闻网记者张林海,都发挥所长,刊播了《山体滑坡致省道S305中断,抢修30小时恢复通畅无伤亡》、《首都大学生记者团深入竹叶坪乡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等一些报道。
  
  8月15日到10月20日,短短两个月,我们在桑植收获无数,值得永远珍藏。我们走过的万水千山,一定会长留我们的脑海心田。

来源:红网

作者:周卫国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