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少儿频道播出的一部国产知名动画片,打出“请勿模仿”的字样提醒小观众。对此,有着20多年少儿动画从业经验的上海炫动传播副总经理叶超说:“很悲哀,这是对动画制作人的一记"耳光",花费金钱和心血做出的片子,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引导,却要孩子不去模仿。那为什么要做这个片子?更何况,六岁以下的孩子还不识字,也不知"请勿模仿"什么意思,说到底只是给动画片公司起到一个"免责"的作用。”
刚在青岛举行的“东方儿童屏幕高峰论坛”上,中国动画学会和来自东西方儿童电视、电影、数字内容及衍生产品等各领域的专家,针对当前中国动画、儿童节目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与探讨。
观念碰撞:成人视角还是儿童视角
“从儿童来看,善于模仿是天性。儿童电视片应从儿童的视角和心理需求出发,而不是把成人的理念移植或强加给儿童。”中国动画学会会长余培侠直言,一些国产动画片用成人化观念和视角去制作,缺少对儿童心理和审美情趣的认知,虽然贴着“儿童”的标签,却是远离现在儿童的生活和接受能力。还有一些动画片直接把成人世界的冷笑话搬出来,粗俗的搞笑,放大了假、恶、丑,远离了真、善、美。
研讨会上,令许多中国制作者没有想到的是,一些外国专业人士对生产儿童作品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敬畏心,通过行业规则和自律严格保证为孩子提供高品质的精神食粮。按照这些标准,我们的许多动画片是“废品”,根本无法播出。虽然我们的制作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水准了,但精神内容却相差很大。
专业性:尊重儿童还是糊弄儿童
“儿童动画片是个专业性极强的事业,国外动画制作越来越专业和细分,对每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研究得很透彻,能写3至6岁儿童剧本的人,不会去写7至12岁儿童的剧本。”叶超说。
英国的儿童早教电视片《天线宝宝》,其前期研发成本要远远高于后期的动画制作成本,儿童教育和心理学专家全程参与策划和制作。比如对孩子的研究细到孩子的注意力能保持多少分钟,动画片就得在多少分钟后调剂一下,出现音乐和舞蹈。
“一些国产的动画片制作过程中,专家只是点缀,大多是主创人员的东拼西凑,许多故事不合儿童心理的常识。”上海动漫行业协会会长杨文艳认为,我们在儿童动画片的编剧、导演、音乐、对白等方面应形成更专业的创作团队,需要各专业的跨界融合。
播出平台:放任还是把关
“要提高动画片的精神营养价值,就要全流域治理,不能只批评制作企业,播出平台也要承担应有的责任。”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认为,播出平台不能随波逐流,要有标准和要求,把好质量关,引导动画企业生产出好的精神产品。
欧美国家大多数少儿频道是公益频道,要求很严格。比如,学龄前儿童台一到晚上8点就停播了,因为孩子们该睡觉了;根据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能力和人格培养,要求动画片绝对不能有粗话和脏话。稍大一些孩子的节目内容,也要有限制。
余培侠认为,动画片既能开发智力,又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培养,传达爱、勇敢和安全的理念,让孩子们在嬉笑玩闹的乐趣中,培养起自信、自立、自尊和创造力,这才是真正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早期教育观”。1994年在墨尔本召开的儿童电视高峰论坛,就提出世界儿童电视公约,倡导尊重、知识、引导、快乐;要尊重儿童的权益,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人,要支持儿童发掘自身潜能,让每个孩子有良好的第一步,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张玉玲 黄昊
编辑:蔡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