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友谊关简介
2016-04-07 11:48:00 字号:

  友谊关坐落在中越边境线上,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美誉,是中国九大名关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个还在使用的真正意义上的边关,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始设于汉朝,汉初称雍鸡关,后改为界首关、大南关,明初改为镇南关,1953年改为睦南关,1965年命名为友谊关。1885年,清朝名将冯子材在此痛击法国侵略者,取得了举世闻名的镇南关大捷;1907年,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此发动镇南关起义,亲自拉响了反清第一炮;1949年12月11日,解放军将红旗插上镇南关,标志广西全境解放,12月11日因此成为广西“区庆日”。

  现存的友谊关关楼为1957年重建,关楼上的“友谊关”字样为陈毅元帅亲笔题写。关楼右侧为金鸡山,在山顶上建有镇南、镇中、镇北三座炮台,各配备一门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生产的十二生大炮,目前镇南、镇北两座大炮仍保存完好,为清朝抗法名将苏元春在镇南关大捷后所建。关楼左侧为左弼山,山顶建有一座镇关炮台,为明代所建,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关楼北侧为法式楼,是清末广西全边对讯署,主要负责边境的外交事务和维持治安,相当于现在的口岸外事机构和边防武警部队,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关楼正北约400米处,是大清国万人坟,中法战争期间为国捐躯的清军将士遗体大多收集埋葬在此。关楼左右两侧是明代时修建的通往左弼山和右辅山1000多米长的古道及古城墙遗迹,它与友谊关关楼、镇关炮台、金鸡山炮台、大清国万人坟、法式楼等构成了友谊关的古建筑群。

  友谊关距离凭祥市区15公里、首府南宁176公里,距离越南谅山和首都河内分别为18公里170公里。友谊关既是国家一类口岸,又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广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见证了多个重大历史事件。友谊关口岸于1951年开通,1979年因中越关系紧张而关闭,1992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开放。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友谊关口岸基础建设的力度,先后完成了友谊关口岸旅客联检楼及其改造工程、友谊关口岸广场、友谊关口岸旅客廊道、友谊关口岸大门及友谊关口岸旅客服务中心、友谊关口岸二中队营房搬迁等工程。

  友谊关作为一个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景观荟萃,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目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加快、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顺利封关运行,友谊关口岸必将成为中国与东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陆路黄金大通道。

来源:广西新闻网

编辑:李柯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