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粤建粤美”全媒体采风团探寻广州绿色发展新实践
2016-11-23 23:03:29 字号: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花城广场的“小蛮腰”广州塔,是中国第一高电视塔。

广州天河智慧城大观湿地公园的美景。

11月23日下午,媒体团走访广州天河智慧城大观湿地公园。

11月23日上午,媒体团走访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

  红网广州11月23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李慧)11月23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省环保厅联合主办的“粤建粤美”广东绿色发展主题网络采风活动探寻广州绿色发展新实践,全媒体采风团深入广州的花城广场、药企和湿地公园去挖掘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实践和新亮点。

  在花城广场,这里有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小蛮腰”之称的广州塔,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俯瞰呈宝瓶状。于2006年2月动工建设,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启用。广场的草地、花带、浮岛湖、木栈道设计布局精巧,并建有大型喷泉、灯光照明等设施,是市民游客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的“城市客厅”。花城广场是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的高度结合,许多市民到广场上健身、跳舞,散步,周末的时候年轻的朋友也喜欢到花城汇来聚餐、看电影、逛街。

  第二站广州医药集团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我们熟知的王老吉是集团旗下的一个知名品牌,2015年,广药集团完成工商销售收入达748亿元,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187位。广药集团在绿色发展上走出了新路径,通过开展产品清洁生产工作,实施了冷凝水回收、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光伏发电等环保节能方案,建立近50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保证绿色原料供应等措施,“十二五”期间,广药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由2010年的0.0678吨标煤下降到2015年的0.0351吨标煤,年均下降率12.4%,提升了生产效能,推动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据介绍,大观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47公顷,是广州天河区按照“海绵城市”理论对智慧城东部水系进行生态建设的一期示范工程,体现了天河智慧城“低碳、智慧、幸福”的建设理念。公园结合地势因地制宜开挖出连串湿地泡为海绵蓄水体中心,与可渗透广场、可循环材料栈道、透水绿道等共同构筑雨水收集净化系统,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综合措施,建设成为集水质净化、雨洪调蓄生态循环城市设施,以及休憩科普旅游基地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湿地公园。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湿地类型丰富,全市湿地总面积79283.97公顷(未含水稻田),占国土面积的10.7%,是岭南水乡桑基农业湿地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大力实施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充分发挥本土自然资源优势,加强湿地公园建设。截至2015年,全市累计整治和新增城市水域面积277.79万平方米,新增河涌边绿地586.56万平方米、水边绿道323.4公里,整治河涌144条,累计建设湿地公园12个(其中国家级1个),城市湿地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提升。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文明建设之中,形成“五位一体”的新格局。“十二五”期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6%,累计下降21.01%,超额完成广东省下达给广州市的“十二五”单位GDP能耗下降19.5%的目标。广州努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各领域,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着力减少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

编辑:何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