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被暖到了! 成都护士怀抱患儿边喂奶边工作
2016-12-13 09:22:21 字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疾病综合病房的护士骆敏边工作边照顾孩子

  一位年轻女护士怀抱着患儿,边工作边用奶瓶给她喂奶。近日,这张照片在网络上流传,受到网友的转发和点赞,为寒冬增添了一股暖流。

  感人的故事

  照片中的婴儿叫润润(化名),今年9月入院,入院时极度营养不良,全身肌肉萎缩,最轻时体重只有3公斤多一点。润润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两个多月,经过两次惊险的手术,心脏在空气中跳动48小时,最终迈过“鬼门关”。而为了救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医护人员轮流“当妈”,最终成功地救回了这名女婴。

  严重先心病 医护人员轮流当“妈”照顾她

  12月10日,微博认证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的王勉医生发布了一则温暖的微博:照片上,一位年轻护士正认真地在电脑前工作,在她的怀里抱着一个吃着奶瓶的小婴儿,孩子头上还贴着输液用的留置针。护士细心地用双手环抱着孩子,围得严严实实。许多网络大V纷纷转载,网友表示:被这一幕暖到了。

  昨日,记者找到了照片上的主人公,她叫骆敏,是华西医院心血管疾病综合病房的护士,有着10年工作经验。“当时很忙,患者资料必须要及时录入。”骆敏说,值班的规培护士刚刚毕业,没有照顾孩子的经验,“吃完奶不能马上放下,还要拍拍背避免呛奶”。

  照顾患儿的应该是家长,怎么护士揽上了这活儿?原来,骆敏怀里的孩子叫做润润(化名),是个严重先心病患儿,11月10日才刚从小儿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润润出生后不久,父母就离开了家。照顾她的奶奶年事已高,对手术后的严谨护理手足无措,日常饮食都成了难题。于是,病房里的医护人员就当起了润润的“临时妈妈”,骆敏只是其中一个。

  每隔两三个小时喂奶、拍背,换尿不湿、洗脸漱口,观察孩子的排尿量是否正常……无论白班夜班,骆敏和她的同事都要仔细交接,营养科的医生每天都会来看孩子,制定营养食谱。“现在每天能吃600ml了。”骆敏说,孩子现在的早餐多是蛋花,晚上吃蔬菜稀饭,混合着专用的奶粉。吃完奶的润润特别爱笑,饿了的时候知道指着奶瓶要吃的,还会向护士们招招小手。

  闯生死关 1岁9个月体重仅5.1公斤

  照片上的润润很瘦小,但是睁着大大的眼睛,捧着奶瓶的样子十分惹人心疼。但是看上去像个新生儿的润润竟然已经1岁9个月,体重仅有5.1公斤,这都是因为润润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的心脏畸形,心源性恶病质让全身多个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90%,被志愿者发现时,已经是奄奄一息、命悬一线。

  今年9月,润润被送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心脏衰竭、肝功能衰竭、呼吸衰竭,意识昏沉,全身严重水肿、严重营养不良。

  启动紧急救助通道、急入小儿ICU(重症监护病房)、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小儿ICU医疗组组长邓丽静告诉记者,消肿后的润润体重最轻的时候仅有3公斤多一点,肌肉严重萎缩得皮包骨头,别说像其他小孩子一样爱动,润润连哭的力气都没有。“单说营养不良,应该都是我们接诊过的最严重的患儿”。

  医院多学科会诊后认为,导致孩子病情严重的根源在于心脏,手术治疗可以根治,也就是说,润润完全可以过上健康的生活。

  但润润面临的是过五关斩六将般的生命关卡,例如基本的营养支持。“肠道萎缩,根本耐受不了,稍微多一点就腹泻、心衰。”邓丽静说,为了找到孩子能承受的营养支持,医护人员把静脉和鼻饲的营养精细到了毫升,根据孩子能消耗的卡路里重复增减。按摩床对肌肉萎缩的润润来说太硬,医护人员细心地把床单叠成小窝让润润躺在里面,每天监测体重,哪怕是长了一点点,都会很高兴,说明情况正在好转。

  “最怕突然感染,可能随时(人)就没有了。”邓丽静说,润润在ICU一住就是2个多月,一点点看着她的脸圆润起来,手能扯被子、大眼睛会冲着人笑,第一次可以喝奶,润润一口气喝了60毫升。“她很坚强,应该是感受得到身边人的力量,能把她救回来,也是一个生命奇迹”。

  两次开胸 心脏在“空气”中跳动48小时

  要根治润润的病情,必须手术,分为两次进行的手术,已经最大限度地考虑到润润的实际身体承受能力,但手术不得不做。

  “第一次应该说是先要把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华西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赁可告诉记者,首要任务是缓解孩子糟糕的身体状况,以便进行根治手术。

  最关键的,还是第二次手术。第一次手术3周后,润润接受根治手术治疗,开胸修复心脏后,医生并没有立即缝合,而是让心脏在“空气”中跳动、恢复。

  “这是我们在处理十分危重的病人时常用的措施。”赁可说,因为润润身体条件实在太差,强行缝合会导致心脏负荷过大,因此,采取专用的无菌薄膜覆盖,医生可以通过透明的薄膜24小时监控,“这是最艰难的时候。”大约两天,心脏功能达到承受条件,才缝合胸腔,医护人员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但这还没有结束,“脑功能、肾功能、肠道功能,包括她身体菌群重建,这是漫长的过程。”赁可说,每一道关口都是医护人员和润润一起迈过的。值得高兴的是,举多学科团队之力,润润已经进入了后期恢复的状态。12月9日,润润转入骆敏所在的综合病房,陪着她的,是ICU医护人员买给她的拨浪鼓,和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护。

  为润润支付医疗费用的一家公益慈善基金项目总监吴秀和告诉记者,目前孩子的医疗费用是由基金会承担,考虑到家庭条件困难,在孩子病愈出院后,将把实际情况向当地政府反馈,寻求帮助。(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于遵素

编辑:周怡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