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海南三亚西岛渔村,78岁的渔民陈木虎在“海上书房”翻看考古书籍。
近日,由3艘废弃渔船改造而成的“海上书房”落户西岛渔村码头,受到这个传统海岛渔村近4000名居民的欢迎。据“海上书房”创始人秦加一介绍,该书房作为岛上的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有很大的需求。目前书房有通过精心挑选的儿童、时事、文艺等类别的书籍2000本,计划将增加到4000本。西岛同时是三亚知名景区,该书房也将成为游客体验海南特色地域文化的一个选择。据记者了解,废旧渔船改造成文旅驿站,是三亚在挖掘疍家文化的基础上,推动疍家渔船转产转业所做的创意探索。首批24艘渔船中,3艘被改造为“海上书房”,其余21艘渔船经过改造后将以多种形式还原展示传统的疍家文化。中新社记者 尹海明 摄
[NextPage]
9月5日,海南三亚西岛渔村的“海上书房”。
近日,由3艘废弃渔船改造而成的“海上书房”落户西岛渔村码。据“海上书房”创始人秦加一介绍,该书房作为岛上的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有很大的需求。目前书房有通过精心挑选的儿童、时事、文艺等类别的书籍2000本,计划将增加到4000本。西岛同时是三亚知名景区,该书房也将成为游客体验海南特色地域文化的一个选择。据记者了解,废旧渔船改造成文旅驿站,是三亚在挖掘疍家文化的基础上,推动疍家渔船转产转业所做的创意探索。首批24艘渔船中,3艘被改造为“海上书房”,其余21艘渔船经过改造后将以多种形式还原展示传统的疍家文化。中新社记者 尹海明 摄
[NextPage]
9月5日,海南三亚西岛渔村,由西岛社区书记主讲的“海上书房”第一场读书分享会伴随着《大海啊,故乡》的音乐开启。
近日,由3艘废弃渔船改造而成的“海上书房”落户西岛渔村码头。据“海上书房”创始人秦加一介绍,该书房作为岛上的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有很大的需求。目前书房有通过精心挑选的儿童、时事、文艺等类别的书籍2000本,计划将增加到4000本。西岛同时是三亚知名景区,该书房也将成为游客体验海南特色地域文化的一个选择。据记者了解,废旧渔船改造成文旅驿站,是三亚在挖掘疍家文化的基础上,推动疍家渔船转产转业所做的创意探索。首批24艘渔船中,3艘被改造为“海上书房”,其余21艘渔船经过改造后将以多种形式还原展示传统的疍家文化。中新社记者 尹海明 摄
[NextPage]
9月5日,海南三亚西岛渔村, 一群孩子在“海上书房”参加阅读分享。
近日,由3艘废弃渔船改造而成的“海上书房”落户西岛渔村码头。据“海上书房”创始人秦加一介绍,该书房作为岛上的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有很大的需求。目前书房有通过精心挑选的儿童、时事、文艺等类别的书籍2000本,计划将增加到4000本。西岛同时是三亚知名景区,该书房也将成为游客体验海南特色地域文化的一个选择。据记者了解,废旧渔船改造成文旅驿站,是三亚在挖掘疍家文化的基础上,推动疍家渔船转产转业所做的创意探索。首批24艘渔船中,3艘被改造为“海上书房”,其余21艘渔船经过改造后将以多种形式还原展示传统的疍家文化。中新社记者 尹海明 摄
[NextPage]
9月5日,海南三亚西岛渔村,游客在“海上书房”翻看书籍。
近日,由3艘废弃渔船改造而成的“海上书房”落户西岛渔村码头。据“海上书房”创始人秦加一介绍,该书房作为岛上的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有很大的需求。目前书房有通过精心挑选的儿童、时事、文艺等类别的书籍2000本,计划将增加到4000本。西岛同时是三亚知名景区,该书房也将成为游客体验海南特色地域文化的一个选择。据记者了解,废旧渔船改造成文旅驿站,是三亚在挖掘疍家文化的基础上,推动疍家渔船转产转业所做的创意探索。首批24艘渔船中,3艘被改造为“海上书房”,其余21艘渔船经过改造后将以多种形式还原展示传统的疍家文化。中新社记者 尹海明 摄
[NextPage]
9月5日,海南三亚西岛渔村“海上书房”,桌上传统装鱼的盆被用来放书,年轻人在翻看书籍。
近日,由3艘废弃渔船改造而成的“海上书房”落户西岛渔村码头。据“海上书房”创始人秦加一介绍,该书房作为岛上的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有很大的需求。目前书房有通过精心挑选的儿童、时事、文艺等类别的书籍2000本,计划将增加到4000本。西岛同时是三亚知名景区,该书房也将成为游客体验海南特色地域文化的一个选择。据记者了解,废旧渔船改造成文旅驿站,是三亚在挖掘疍家文化的基础上,推动疍家渔船转产转业所做的创意探索。首批24艘渔船中,3艘被改造为“海上书房”,其余21艘渔船经过改造后将以多种形式还原展示传统的疍家文化。中新社记者 尹海明 摄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尹海明
编辑:郑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