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为何说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2019-01-22 14:27:23 字号:

  核心提示

  ○ 2017 年、2018 年我国 GDP 总量接连突破 80 万亿元、90 万亿元,经济总量连续两年上台阶,且稳居全球第二位,成绩来之不易

  ○ 2018 年,CPI 比上年上涨 2.1%,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 123.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于人均 GDP 增速

  ○ 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长,为中国经济稳增长、扩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 月 21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2018 年中国经济运行成绩单。经初步核算,2018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90030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6%,实现了 6.5% 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总的来看,2018 年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为什么这样说?

  经济总量连续两年上台阶

  2018 年,全球经济遇到的风险和困难逐步增多,我国国内改革发展的任务也十分繁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 GDP 总量首次突破 90 万亿元大关。这是中国经济继 2017 年突破 80 万亿元大关后,再次攀上新的台阶。经济总量连续两年上台阶,且稳居全球第二位,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也凸显了中国经济运行的稳健。


[NextPage]

  从经济增速看,按可比价格计算,2018 年 GDP 比上年增长 6.6%。6.6% 的增速水平,不仅实现了 2018 年年初确定的 "6.5% 左右 " 的预期发展目标,而且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名列首位。更重要的是,6.6% 增速背后代表的增量接近 8 万亿元,这本身也是不小的经济规模。

  中国经济运行的 " 稳 ",还充分表现在物价、就业、收入等与民生相关的指标上。2018 年全年,在供需趋于平衡、价格传导、食品类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CPI 比上年上涨 2.1%,明显低于 3% 左右的预期涨幅,表明物价水平总体平稳。从就业看,2018 年城镇新增就业 1361 万人,比上年多增 10 万人,连续 6 年保持在 1300 万人以上,完成全年目标的 123.7%;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保持在 4.8% 至 5.1% 之间,实现了 2018 年年初提出的低于 5.5% 的预期目标。从收入指标看,2018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228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5%,快于人均 GDP 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NextPage]

  2018 年,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 305050 亿元,比上年增长 9.7%;贸易总量首次超过 30 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保持世界第一;数量增长,结构优化,进出口稳中向好的目标较好实现。外汇储备在 3 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当然,观察一个经济体的运行态势,仅看规模和总量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观察中国经济,更应该不仅看其经济增长数量指标,考量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还要关注其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关注其后续的经济发展动力。

  2018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按照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我国始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新动能壮大。

  ——从需求结构看,2018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80987 亿元,比上年增长 9.0%,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76.2%,比上年提高 18.6 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总额高出 43.8 个百分点,表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 5.9%,较 2017 年有所放缓,但投资内部结构明显优化,民间投资同比增长 8.7%,比上年加快 2.7 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9.5%,比上年加快 4.7 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 16.1% 和 11.1%;此外,重点短板领域投资加强,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 43.0% 和 15.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 37.1 个和 9.5 个百分点。在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7.9%,占出口总额的 58.8%,比上年提高 0.4 个百分点。


[NextPage]

  ——从产业结构看,2018 年,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粮食总产量基本稳定,全国粮食总产量 65789 万吨,比上年下降 0.6%,仍是历史高产年,连续 4 年保持在 65000 万吨以上。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 6.2%,增速缓中趋稳,但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 5.5 个、2.7 个和 1.9 个百分点,表明工业发展加快向中高端迈进。2018 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 7.7%,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达到 52.2%,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 " 稳定器 " 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也在不断成长,2018 年,我国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都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光纤、智能电视产量大幅增长,网上零售额增长超过 20%。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引领发展作用不断增强。这些新动能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经济稳增长、扩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由此可见,2018 年,尽管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改变,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日报 · 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彭笑予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