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六老汉治沙 三代人接力
2019-03-29 12:01:21 字号:

f902f45d5a66470042e24a33c13cb8bd.jpeg

  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左)和第三代治沙人郭玺在林场瞭望塔查看防沙治沙情况。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ad8207901c3299fd56bc823385a7adc9.jpeg

  第一代治沙人张润元在补栽花棒苗。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6e5abdb97adbe9a99aaf6ca509b95a51.jpeg

  古浪县境内的黑岗沙风沙口,第二代治沙人在沙漠中压沙治沙。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本报兰州3月28日电 (记者董洪亮、孔祥武、付文)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六老汉”治沙。“六老汉”及其后代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三代人苦干38年,至今累计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育草37.6万亩。

  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祁连山下河西走廊东端。1981年,古浪县着手治理荒漠。土门公社漪泉大队老支书石满第一个站出来,紧接着,同大队的贺发林,台子大队的郭朝明、张润元,和乐大队的程海,土门大队的罗元奎等五人随后响应,以联户承包的形式,组建八步沙集体林场,投身治沙造林。后来,他们被称为“六老汉”。

  当初,“六老汉”约定,无论多苦多累,每家都得有一个孩子接着干下去。为了父辈的嘱托,“六老汉”各有一个儿子或女婿接过治沙接力棒。如今的八步沙林场,已从昔日寸草不生的荒漠,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相关报道见第七版)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董洪亮、孔祥武、付文

编辑:向宏鑫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