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这是极致的休闲娱乐,真是不虚此行。”前不久,四川省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泸定县第九届红樱桃节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杵坭乡开幕,活动吸引数千名游客到此游玩,来自四川乐山的游客张琴琳表示,此次来泸定过樱桃节,真正感受到了乡村旅游的乐趣。
2018年以来,甘孜州确定重点打造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村282个,推动流域内乡村实现产业兴旺发展,推动群众摆脱“累没钱”的苦日子,过上“轻松赚”的好日子。大渡河畔,产业迅速兴起,山乡村寨焕发新颜,为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位于泸定县城南面17公里处的杵坭乡,比邻大渡河,平均海拔1310米,年均气温15.5℃,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的特点。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沐阳,一年四季都是旅游旺季。
2011年,杵坭乡筹办第一届乡村旅游·红樱桃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自此,红樱桃节年年举办,如今已成为四川省林业厅主办的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会品牌,“中国红樱桃”成为泸定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短短几年,杵坭从一个贫穷落后乡,变成了赏花品果乡村旅游景区。年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4008元上升到2018年的12000元,率先成为全县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乡镇。
据介绍,甘孜州依托富足的旅游资源,早就确定了“优先发展全域旅游业”的产业发展定位。今年,甘孜州计划实施生态旅游业重点项目33个,年度投资计划25.65亿元,年内拟竣工投产项目14个,完成投资4.08亿元,将在基础提升、景区打造和品牌推广等方面推动旅游工作升级发展,进而推动全州尤其是大渡河流域地区的产业兴旺发展。
目前,甘孜州已建成采摘观光农业基地10万亩、农特和文创产品300余类、近百个村落景点散落河畔、乡村接待能力达万人次以上,首批打造的42个村已于5月1日集中亮相。
截至5月4日,今年甘孜州共接待游客620.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72%和48.5%。其中“五一”小长假接待游客70.18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8.36%和107.6%。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康定市三合乡色龙村是甘孜州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一个示范村。一年来,当地实施了十几个建设项目,计划打造高端休闲度假目的地。如今走进色龙村,这里并无明显的工程痕迹,只见一个古朴静谧的村庄,坐落在群山深处,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
甘孜地处长江上游,生态本身比较脆弱,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优先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的旅游业成为甘孜的战略选择,在发展全域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甘孜州十分注重对生态的保护。
甘孜州编制了《甘孜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规划(2018-2030年)》,制定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等六大指标体系,计划投资约175亿元建设6大类89个重点项目;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划定生态保护红线6.97万平方公里,占全州面积的45.6%。
泸定县开展了以“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首批启动乡村振兴3个示范村污水处理试点;金鸡坝村、杵坭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完成土建及设备安装调试、绿化恢复,现正在组织竣工验收;兴隆镇下马厂村牛背山点位污水处理项目已完成管网、设备基础、化粪池建设,预计5月底全面完工。
“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振,以一流生态环境贡献全国全省。”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表示,甘孜将加快建设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和现代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基地,走出以全域旅游为牵引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立足特色文化使乡村更美好
5月1日上午,甘孜州举行“康定市鱼通片区乡村振兴‘五一’沉浸式演出”。观众即是演员,演员亦是观众,舞台就在田园之上,演出布满阡陌山冈……演出打破“演员在台上、观众在台下”的观演形式,将演员空间移动和观众互动结合起来,生动呈现当地文化。来自重庆万州的一位游客说:“这种形式的演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鱼通之行算是这次假日出行的意外惊喜。”
“鱼通”一词是藏语音译,意为“缠头巾的人”。鱼通片区坐落在大渡河东岸的半山腰间,是鱼通文化的核心区域和历史上鱼通土司官寨所在地,境内不仅视野开阔、景色优美,而且保留了较为完整的鱼通文化遗迹。
康定在推树“鱼通官寨”旅游品牌时,十分注重保护和凸显当地文化元素。泸定在打造“大渡河阳光康养休闲旅游示范区”时,注重挖掘和传承当地的红色文化和茶马文化,在打造“红色岚安、贵琼古寨”旅游品牌时,就注重挖掘和传承当地的红色文化、贵琼文化和农耕文化;丹巴县在推动旅游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位时,也注重挖掘和发扬当地的服饰文化、古碉文化和民俗文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基本依托,独特的地域文化是甘孜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构成。”甘孜州相关负责人说,发展旅游必须始终立足于绿水青山和特色文化,在促进基础提升和群众增收的同时,保护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使乡村变得更加美好。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11日 04版)
来源:光明网
作者:周洪双 李晓东
编辑:秦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