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从行程安排和重要讲话可以看出,粮食生产和安全、农业现代化是本次考察的关注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消费量大、人均耕地少,粮食安全始终是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持续提升粮食产能,优化种植结构,建好“天下粮仓”,粮食生产连获丰收,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安全之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建好“天下粮仓”,端好中国饭碗,这既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全球视野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现实选择。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多次就粮食安全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到全国两会期间强调稳定粮食生产、让农民挑起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粮食生产和安全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的“国之大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端好中国饭碗,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含糊。思想决定方向,细节决定成败。近年来,随着粮食出现结构性、阶段性供过于求,“国家粮食安全已经过关”的思想苗头开始抬头,一些人认为“国家不需要种那么多粮食”,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出现了抓粮食生产“可松一松劲儿”的情绪,这是大错特错的。“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过关,建好“天下粮仓”什么时候都是头等大事,因为“我国近14亿张嘴要吃饭,不吃饭就不能生存,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能稳得住。”
端好中国饭碗,落实上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要建好“天下粮仓”,就要进一步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进一步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进一步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强化粮食流通监管,进一步强化问题整改和风险防范,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减少种粮成本、提高种粮收益,实现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丰产又增收的实惠,有效保护种粮积极性。
端好中国饭碗,责任上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责任就是担当、就是动力。要建好“天下粮仓”,就要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和考核,层层压实责任,加强合作、协同联动,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能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福祉奠定坚实根基,让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宽广。(林伟)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廖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