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炒作学区房?多地正在严查→
2021-04-27 10:47:47 字号:

炒作学区房?多地正在严查→

楼市传统旺季之一“金三银四”即将收尾。与过去几年不同的是,2021年以来在各地轮番上演的“学区房炒作”现象,近期在调控政策的不断升级下出现“降温”“刹车”迹象。据不完全统计,两个月以来,北京、上海、宁波、深圳、厦门、合肥、重庆、无锡、金华、铜陵等城市明确出台了针对学区房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包括严肃查处恶意炒作学区房行为、发布热点学区二手房交易参考价格、打击代持炒房、学区房限购等内容。

一度火爆的学区房市场如今怎么样?一道道房地产市场调控新政,能否让学区房市场长效“降温”?

多城市严查严打炒作学区房

北京学区房交易出现一定回落

4月22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工作的通知,对近期群众反映强烈的机构炒作学区房、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群租房治理等问题,依法从严惩处,规范市场秩序。

△ 北京市住建委发布通知,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工作

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集中反映报道的房屋租赁中介机构违法违规问题、机构炒作学区房问题等均在本轮专项整治当中。

根据某地产市场研究院数据,截止4月25日,4月北京二手房成交套数为15732套,相较3月24333套的成交量出现一定幅度的萎缩。业内人士分析,以往3、4月份是学区房成交的旺季,不过在多道楼市调控新政影响下,学区房交易数据出现一定回落。

北京市海淀区某房地产中介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表示,最近一两个月,学区房整体成交价格相对平稳,没有出现像以前那样大的涨幅,如“蜂鸟家园”等小户型学区房价格已有所下降。

此外,上海、深圳、宁波、合肥等一二线城市针对“学区房过热”问题均发布新政。

上海在此前“沪十条”和严查经营贷入市的基础上,3月中旬发布“316教改”方案。自2022年起,上海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的50%-65%将被分配到区、到校,各区小学和初中的升学、入学情况将更加均衡。

深圳从去年下半年出台“715新政”、制定二手房参考价、严查各类违规炒房等调控政策后,4月2日发布四项监管措施,严厉打击“学位房”等虚假违法广告。

△深圳三部门发布四项监管措施,来源:信用中国

今年4月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约谈了广州、合肥、宁波等13个城市相关负责人。

此后,浙江宁波发布楼市新政,其中提到,“加强住房交易管理,建立热点学区二手住房交易参考价格发布机制,落实交易参考价格在金融信贷等应用。”

安徽合肥发布楼市“新政八条” ,其中针对学区房的“限购”政策规定,同一套住房,6年内只享有学区内1个小学学位,3年内只享有学区内一个初中学位。除三个热点区域,合肥还将17个热点学区的学区房纳入“限购”范围。

专家:焦虑情绪助涨学区房价

问题关键在于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

浙江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建刚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出现的“学区房大热”现象,并不仅仅受“学区”因素影响,而是与房地产市场整体回暖有关。

“部分城市的‘房地产热’叠加上了‘学区房热’。”丁建刚认为,自去年以来,部分热点城市处于较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人们产生一种“资产焦虑”。其与学区房“学区焦虑”叠加,是学区房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介绍,各地纷纷打出房地产、教育、金融的“组合拳”,为学区房“降温”。他指出,近期各地针对学区房的调控手段,对于一些价格较高的房源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但从整体上看,“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依然存在,学区房的总体热度仍在蔓延和持续。”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学区房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学区”,与各地教育资源不均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直接相关。想长期解决学区房过热这一问题,要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以及分配不均等问题。

储朝晖:多年来各地采取很多措施,取得一些成效。但如果用“真正的、彻底的均衡”这一标准去衡量,可能还有差距。要解决学区房的问题,不能仅用非市场的手段要求房价区间,还要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使各个地方就近入学的条件相当,学生能够上的学校在同一质量层次,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编辑:杨雁霞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