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听知名专家学者话中国符号的国际传播
2021-07-22 20:32:56 字号: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听知名专家学者话中国符号的国际传播

近日,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座谈会暨《中国列车》艺术创作研讨会在舒勇美术馆成功举办。来自国际传播和哲学、艺术研究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由湖南大学中国轨道交通⽂化研究院和舒勇美术馆共同组织举办,是《丝路金桥》会客厅系列活动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背景下举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出席研讨会嘉宾合影

《丝路金桥》会客厅是艺术家舒勇与希望和致力于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发起打造的线下创新、研讨的交流平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讲好中国故事,是弘扬中国主流价值观,传播真善美的助推器和阻燃剂。会客厅通过以塑造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超级符号的方式,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主题,传播新时代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的精神风貌、发展成果和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为见证新时代的中国,持续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愿景的实践贡献力量。

湖南大学中国轨道交通⽂化研究院是国内⾸家专事轨道交通⽂化创新研究、战略规划、交流传播、投资孵化的政产学研⽤基地,秉持向世界传播中国轨道交通文化价值的使命,以构建新时代轨道交通文化创新产业链为愿景,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打造首个中国轨道交通文化博物馆。该馆将以中国轨道交通文化发展、智慧城轨创新产品展览展示为切入点,以共建共享的方式推动轨道交通文化产业发展,全面展现轨道交通行业不断向前迈进的伟大征程。

湖南大学中国轨道交通文化研究院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彭祝斌主持研讨会。西部战区原副政委、西部战区空军原政委舒清友中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卫荣,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许正中,原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原副局长方正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路侃,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博览群书》杂志社社长、主编董山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主席舒勇,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李成新,湖南大学中国轨道交通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伍定均等领导及专家在研讨会上分别发言。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路侃在发言中表示:“艺术家舒勇所创作的《丝路金桥》与《每日一画》都是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传播的成功案例。我为舒勇先生这么多年的坚持而感动。创新是容易的,而要做到守正创新是最不容易的,而这个恰恰是最重要的。舒勇先生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时代案例。他准备用信仰的力量来打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部曲,我非常赞赏,《丝路金桥》作为一部曲可以说,有了一,有了二,就会有三。《命运之舟》的方案我看了,非常精彩而震撼,艺术形式与观念都非常国际化,有艺术的高度,很形象的呈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风雨同舟的意义,我相信它可以超越《丝路金桥》。而这次研讨的《中国列车》也是一个非常具有国际性意义的创意,但是要注意真正在世界文化范畴与语境中考虑作品的形态,要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列车不仅仅是中国速度,也是中国使命与担当的体现。尤其是将旗帜这个语言置身于世界语境中时,要有新的表达方式,争取将世界审美意识与形态融合进来,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包容。”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卫荣讲到:“我是见证了《丝路金桥》的成长,这一路走来的艰辛我是有真切感受的,我被舒勇老师的执着而感动。《丝路金桥》如今的影响和取得的成就大家应该是有目共睹的。舒勇老师要打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艺术三部曲,这是大格局、大使命,体现了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家国情怀。他不断的用超级作品震撼着我,让我感觉到用视觉艺术讲好中国故事的魅力和价值。《中国列车》这个元素抓得好,非常精准,是一个能够产生国际共鸣的作品,列车有牵引的意义,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今天这个复杂的国际社会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刻都需要牵引,而《中国列车》正好非常形象的体现了我们用中国力量参与世界治理的意义。”

原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原副局长方正辉也在发言中谈到:“我就是因为《丝路金桥》而认识的舒勇,那是中宣部在西安举办的一带一路论坛上,当时《丝路金桥》作为核心景观摆在论坛的入口位置,当时这件作品就吸引了我。他在新冠疫情中每天一幅画致敬战役英雄,让我看到了他的创造力,能够坚持五百多天,还不断的有让人惊讶的新创意出现,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可以说这是一次文化壮举,没有任何功利,把作品全部捐给社会,我为他的壮举而感动。他试图将《丝路金桥》、《命运之舟》、《中国列车》打造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艺术三部曲,这是一个伟大的抱负,也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的朴素使命。桥、舟、车都是到达彼岸的载体,这三个能够成为一个系统,那将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和普遍意义的艺术形象载体。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舒勇把三部曲打造成为新时代的超级IP,为中国文化传播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而积极探索。《丝路金桥》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超级IP,我们要先跨领域的把它的价值发现和运用好,为未来的《命运之舟》和《中国列车》奠定基础。”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许正中表示:“2020年刚刚开始,新冠肺炎的疫情突如其来地限制了人们的出行。在疫情中,除去肉体上的考验,精神上的波动也顷刻席卷而来。看着新闻资讯里医护人员奔波于一线的忙碌身影,隔离在家的人们似乎无能为力。随着与外界的分离愈来愈久,封闭所引起的焦虑扑面而来。就在此时,舒勇以向医护人员致敬为初衷发起的《每日一画》活动及时地出现,将艺术化为一剂良药,陪伴大家渡过这段难熬的时光。他用满满的正能量记录下这段时间每一天的所思所想,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将一份精神食粮分享给大家;他用艺术的语言搭建起一座连结于一线与后方力量的抗疫之桥,用心灵的连结抵去物理空间的距离。这与他创作的著名的《丝路金桥》有着内在的关联。如今《丝路金桥》国家会议中心广场,它让“一带一路”的概念更加具象、生动,以更直观的视觉形式让“一带一路”精神符号化。“桥”的形象向大众传达双向开放、沟通互联、和谐平等、一同攻克风浪的精神内核,让“一带一路”更加通俗易懂。在政治、文化、经济高度交融的现今社会,人人都可以筑起一座桥,成为一座桥,处处都可以搭建一座沟通、互联的桥梁。舒勇本人以切实的行动将他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受到的启发延伸到他的创作中。他筑起一座桥,将“一带一路”的概念得以从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词汇与印象转变为一个更加贴切、更加清晰的图景,最终让它成为世界人民都通俗易懂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符号。同时,许教授表示“命运之舟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我把它推荐给了中央党校。中国列车作为一个新方案,我非常的喜欢,放在岳麓山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东方红广场附近,它从历史的时空中驶入了新时代,具有特别时代意义。我会用我的力量来推动中国列车落地湖南。”

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博览群书》杂志社社长、主编董山峰进行了发言,他表示:“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讲好中国故事这个概念,我们至少应当认识到这样两个方面:第一点是,由我们党的总书记来提出这个概念,实际上说明中国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还做得不够好,还任重道远;另外一个视角是,由党的总书记来提倡讲好中国故事,说明不讲好中国故事会影响中国的发展,也说明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工作。事实上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懂得,要让一个艺术作品成为好的中国故事,成为受人欢迎的艺术作品,成为中国真正的文化符号,那么就必须让这个作品与人结合,想办法让人成为文化符号的主角;另外,其认为必须有事,不能凭空的讲故事,要有这个讲故事的意识,要善于把中国的事情和你下一步的设计变成故事的主题;最后,还要有两个理念,第一个是推动人们改变过去的一些想法的理念,让理念具有传承性;第二个是能够激发人们建立新理念,这样的作品才能成为经典。舒勇先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三部曲,就是具有这样特质的作品,很期待《命运之舟》和《中国列车》的建成,也会竭力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播而努力!”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主席舒勇在会上表示:“前段时间习主席在政治常委会议上重点讲到,我们如何打造让世界理解和便于表述的新标识,我想这是告诉我们怎么讲中国故事,怎么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给了我们任务,我们需要有方法和路径,没有方法,没有路径是没有办法完成这件事的,我们不能自说自话,很多时候我们中国故事的传播,就是用中国话讲中国故事,别人听不懂,我们如何用联合国的语言,去讲中国的故事,或者说用联合国的语言,讲共产党的故事,这个很重要,我觉得艺术是一个国际性的语言,是一个超级方法,超级路径,所以我想我们可以通过现代艺术的方式,去打造这种超级语言,长沙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城市,尤其是在岳麓山上,毛主席就因为红旗有一段故事在这里,而我们旁边又正好是东方红广场。那么中国列车是一个什么概念?我觉得不仅仅是一趟火车,也不是一个轨道,他是中国驶向未来的复兴的一个火车,他是个火车头,他是一种极其具有世界意义的,非常好的象征,我们的中国列车拖着那么多轨道驶向未来的时候,他一瞬间展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团结在一起的火车头的作用,我觉得这个时候火车和火车头,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语言,因为大家对于火车都是有共鸣的,不管是中国也好世界也好,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能够借助交通学院,和湖南大学这个具有历史底蕴的场所和自然环境,把这些语境和这些东西融进来,就能形成今天中国列车这样的雕塑方案。”

湖南大学中国轨道交通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伍定均在发言中讲述了湖南大学中国轨道交通文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的建院历史,并从战略方向、工作范畴及重点项目三个方面介绍了研究院的具体情况。他表示:“首先从战略方向来讲,研究院从轨道交通文化的基本理论、传播理论、经济理论研究,基于轨道交通用户行为、用户需求、用户周边等形成大数据库平台,建立轨道交通行业信用体系。从产业服务方面而言,轨道交通行业标准的建立,及轨道交通相关产业品牌营销与评估、轨道交通文创基地与周边品牌生态圈的创新孵化等,形成国家行业智库。其次,研究院的工作范畴基于服务政府政策、轨道同业、品牌企业、广大用户等四个方面入手展开。最后,伍定均再次提到创作“中国列车”艺术作品的重要意义,期待首个以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列车”为标志,院馆合一,全面展示中国轨道交通文化发展历程、智慧城轨创新产品等,用共建共享的方式打造湖南新地标、中国轨道交通文化产融高地。”

轨道交通作为国家交通骨干,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先导工程,是交通强国建成的基础。艺术家舒勇用公共艺术的国际表达方式打造代表新时代文化图腾《中国列车》,即将在公共空间产生广泛的影响,呈现新时代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效率和中国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球范围的共鸣与共性,最终成为全人类的公共经验与知识,演变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重要的坐标。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谢宁

编辑:王津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