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加强针要来了!9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新闻发布会上首次确认,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我国在部分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加强免疫。据媒体报道,全国已有河南、浙江等多地开始对重点人群开打“加强针”。而从全球来看,包括美国、法国等13个国家已宣布或启动对特定重点人群进行加强免疫计划,提升对高风险人群的保护。在全世界疫情形势依然不明朗情况下,“加强针”的策略正逐渐受到人们关注。
▲9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德尔塔肆虐 全球疫情防控不乐观
截止到10月1日,全球已累计确诊新冠肺炎已超过2.3亿例。美国、印度、巴西这些国家每日仍新增在数万例以上。而德尔塔病毒成为当下主要的新冠变异株病毒在全球肆虐,已流行在至少174多个国家和地区。德尔塔这种病毒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对于这种变异的新冠病毒,目前仍未有针对性的“特效药”面世。
国外不受控的疫情也造成国内疫情近期的起起伏伏。7月以来,从南京开始,国内多个城市均有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出现,给我国良好的疫情防控形势造成一定的困扰。通过对病例的基因测序,均显示为德尔塔病毒株。这表明,这些疫情由境外输入引发,再造成本土传播。福建省卫健委9月29日就表示,福建莆田、厦门、泉州、漳州四地疫情传播关系比较明确,都是因为境外输入引发。所以说,全球疫情的持续发展以及像德尔塔等新冠病毒加速变异传播,由此造成境外疫情输入我国引起境内传播扩散的风险较高。
多国“再打一针”维持疫苗效力
德尔塔变异株的特性,让“加强针”的策略正被越来越多国家提上日程。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包括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以色列等13个国家已推出针对特定人群“加强针”计划,主要接种对象为医务人员、高危人群、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尽管疫苗接种上难以比肩中国,但不妨碍这些国家决心“多打一针”,以期维持疫苗效力,避免前期接种努力将面临功亏一篑。
在9月29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专家透露,疫苗接种一段时间后,有一些人免疫力在下降,保护效果也在削弱。加强免疫之后会有较好的保护效果,这也很好解释这些国家纷纷启动“加强针”的主要目的。
笔者上面说到接种疫苗,这里就不得不提“中国速度”。截至9月28日,中国接种新冠疫苗已超过22亿剂次,将近10.5亿人完成全程接种,这已经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国家。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全世界接种才超过60亿剂次,中国已超过三分之一。这种接种疫苗的“中国速度”已经令外媒表示震惊。
▲9月9日,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中)为中国疫苗工厂奠基。新华社发(普雷德拉格·米洛萨夫列维奇摄)
早在中国接种人群突破10亿人这一里程碑的时候,《纽约时报》形容该数据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和实现群体免疫的“里程碑”;《财富》同样称赞“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疫苗接种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彭博社称,“尽管中国在疫苗注射上早就领先于美国和欧洲,但仍没有立即放松世界上最严格的防疫措施。”
助力群体免疫 中国划定重点人群
超10亿人完成全程接种新冠疫苗,这一数据意味着,作为全球接种第一的中国免疫屏障正在慢慢建立。而且,中国目前的疫情防控效果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国外的疫情对中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据媒体报道,我国在河南、浙江、广东、天津等地针对特定人群开展加强免疫。这个消息,在9月29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也得到了证实。专家还建议对重点人群,包括口岸、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还包括接触到病毒风险比较高的人群,建议开展加强免疫。有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人群,还有部分60岁以上的人群,也可以考虑加强免疫。对于出国学习工作交流的人员,尤其是去疫情持续传播国家的人员,也建议开展加强免疫。
▲6月9日,武汉市民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接种新冠疫苗。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当然,这次新闻发布会也透露,目前我国只针对重点人群有加强免疫考虑,至于全人群是不是加强免疫,要根据疫情形势综合研判。
从目前来看,多国启动“加强针”计划,至少说明两方面问题,其一,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病毒在不断变异,世界范围内看依然没有好转迹象。对于重点人群、易感人群进行加强免疫,有效遏制疫情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二,即使当下德尔塔病毒肆虐,对疫苗突破性持续加强,但疫苗依然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根据国药中生和北京科兴两家企业对疫苗加强针研究结果,接种加强针以后,在14天的时候,受众者抗体水平就大概相当于原来的10-30倍,再过6个月仍能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并且对德尔塔等新冠病毒变异株出现良好的交叉中和作用。
不容乐观的疫情形势,各国都亟需尽早完成群体免疫,回归到常态的经济生活中去。我国正实现新冠疫苗“应接尽接”,形成群体免疫屏障也近在咫尺,此时为重点人群开展加强免疫,也是助力疫情防控,实现群体免疫。
(红网·燃青年工作室出品)
来源:红网
作者:张立
编辑:肖拓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ontent/2021/10/03/10261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