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他们,出生于1997,恰逢盛世,与香港特区同岁;他们,成长于1997,经历巨变,与时代同步伐;他们,发展于1997,怀揣理想,与祖国同心跳。廿五年过去,他们身上留下鲜明的时代印记。躬身前行,服务祖国建设是他们共同的选择。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江苏广电总台我苏网策划推出《你好!我来自1997》系列融媒体报道,用真实的镜头和细腻的笔触展现青年人鲜活的成长故事和精彩的奋斗经历,深刻记录他们与祖国同心共进、追逐美好未来的赤诚梦想。
7月7日,北京,赤日炎炎。
青春时尚的三里屯,人气比天气更火热。耳边“谢谢您嘞”和“唔该晒”交织而来,京腔和粤语无缝衔接。
正值京港青年生活节开幕,近60个内地和香港品牌在此摆摊,为京港艺术交流打call,囊括特色小吃、潮流文创……一位颇具艺术气质的摊主戴着细边眼镜,留着抹络腮胡,跟前的摊位上摆放着文创娃娃、包包,造型别致。
“北京年轻人很包容新鲜事物,我对自己的艺术周边产品有信心,别看摊位在市集边缘,成交率基本在90%。”这位摊主就是画廊主理人、策展人郑衍方,他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果然,顾客但凡路过,总忍不住停驻欣赏,再带走一两只。
2002年,16岁的郑衍方从香港来京求学,本打算读4年书就回去,万万没想到,这一待就是20年。
这是郑衍方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个在内地求学、生活的普通香港青年,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施展才华的故事——
“不受限”的香港少年
只身北上:一条少有人走过的路
郑衍方自小会说闽南话,父母都是福建人。1997年,他刚刚小学毕业,对回归时刻最深的记忆是:那是一件值得开心的大事,“当时香港天气不好,下着大雨,家人还是高兴地带我出门通宵庆祝。”
“内地”也常常是家里的聊天话题。“父亲的绘画老师就来自中央美院,小时候经常听他们讲北京学美术的一些趣事,我好奇心很重,常常就想,我如果去北京会怎样呢?”
儿时埋下的种子生根发芽。2002年,郑衍方上高二,香港学生到这个阶段,会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读高三,还是直接工作,或是出国留学。在“常规选项”之外,他踏上了一条“少有同龄人走过的路”——回内地求学。
在家人支持下,16岁的郑衍方只身北上,进入中央美院附中学习。
学校坐落于北京四环外的望京,相较于高楼林立的香港,2000年初的望京鲜有摩天大楼,一副斑驳落寞的模样,满怀期待的郑衍方,刚一来这,心里不免有些落差。加之饮食习惯差异,普通话也不利索,南方少年有些“水土不服”。
当时的望京算是北京郊区,燕莎望京购物中心是最大购物中心
那时候主动选择来内地求学的香港人还不多,他的到来让同学们倍感新鲜,大家都喜欢来找他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沟通、看书、吃饭、逛街,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很快将这群少年们的心拉近了,同学们发现“这个香港仔还挺逗,和我们没什么不一样。”郑衍方也发现,“水土不服”只是时间问题。
郑衍方(最后一排正中)和高中同学合影
再后来,郑衍方学会了吃辣,有时还会剥个大蒜直接塞嘴里。
第一年寒假,郑衍方放假回港期间竟然特别想念北京,假期结束返回北京,刚下飞机,迎面吹来一阵清风,凉飕飕的,他却觉得无比清爽:正是我喜欢的感觉!郑衍方说,这时他突然可以切身体会1997年父母那种“游子归家”般的激动,“因为我自己也有了一份归属感。”
“接地气”的艺术生
完全融入:我与城市共成长
伴随着2002年13号线贯通、798艺术区兴起,2008年T3航站楼交付,郑衍方见证着望京插上腾飞翅膀,晋升为繁华的京城第二CBD。
“每次回家发现香港还是那个香港,家楼下菜市场、公园都没什么变化。但北京每一年都在剧变,我每一年也在进步。我会感到这座城市有无限潜力,在为我的创造力赋能。”
望京
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他,迎来了自己的新阶段:升入中央美院攻读本科。
央美附中的学习经历,让郑衍方对中国美术史产生极大兴趣,“中国人做艺术首先要了解传统艺术的根儿在哪”,因此入学后他果断选择了央美壁画系。大学期间,郑衍方多次随老师赴敦煌写生,见证了寥廓西北,观赏了飞天壁画,在把中国传统文化一笔一笔刻入心中的同时,更深刻体会到香港和内地文化同根同源。“我是很喜欢中国美术的。之前和一些美国来的朋友,韩国来的朋友一起去过四川、陕西,去看那些博物馆、美术馆的文物。我看到他们那种很陶醉的状态,我很自豪,我觉得这就是中国的作品,这是只有在中国有的。”
敦煌壁画
学习之外,郑衍方积极参加军训,要求住集体宿舍,担任了院系文艺部部长,组织元旦晚会,推动各类比赛,结交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他在学校“出了名”,被戏称为“最接地气的香港人”。郑衍方说:“你问我大学期间哪件事情印象最深,我说不出,因为对我来说,每天都很开心。”
大四毕业那年,郑衍方花了一整年时间,用心为系里同学准备了一份“毕业礼物”。“我拿着系里一个大摄像机,挨个采访同学,挨个拍下来,最后剪出一条两小时长的纪录片。虽然现在看来制作拙劣,但当时所有同学看完,都哭得不行。”
郑衍方(左一)与大学同学合影
人与人的羁绊,激发出人与城、人与国更深的共鸣。郑衍方再没打算离开北京,一口气读到研究生毕业并在此创业。
“非典型”的创业者
毕业即创业:这里能包容任何想法
2012年,一次契机让郑衍方在北京结交了几名从事当代艺术的好友,“我发现原来在学校之外还有这么热闹的事情!加上大学期间各种组织策划经历让我认识到自己挺擅长的,壁画学习又让我对绘画材料、内容的包容性很大。”读研期间,郑衍方即锚定了职业目标:当代艺术策展与经营。
策展人这个名词人们并不陌生,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职业作为画廊在展览陈设、学术定位,以及运营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具有独到的眼光和研究文化环境的能力,才能够挑出好的艺术家、好的艺术作品。
郑衍方虽然学习艺术出身,但在策展运营上却经验寥寥。“导师对我特别宽容,并没有要求我在工作室闷头画画,他很支持我的想法,鼓励我好好去做。”敢打敢拼、自强不息的狮子山精神,一直是香港人精神世界的底色。怀揣这股拼劲,他从0开始,向京港两地的前辈求教,抓住丰富机会,不断在实践中一点点摸索门道:2012年,他为央美壁画系举办学生群展;2014年,尝试与朋友合伙创办当代艺术画廊“空的空间”,得以深入接触了很多艺术家。
北京翻天覆地的变化,远低于香港的创业门槛,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这里对新鲜事物的宽容……他越尝试,越发现,“天时地利人和”的北京是自己创业的乐土。郑衍方说,北京是整个中国的文化中心,这里慢慢聚集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艺术从业者,在这边会接受更多的讯息,可以把艺术做得更完善。“而且在香港你会感觉到很多东西都饱和了,成本很高,创业很难,如果城里待不下去,你就没办法发展了。但在北京机会很多,创业氛围蓬勃发展,身边很多成功案例让我深受鼓舞。”
2015年,他毕业即创业,在北京正式创立了自己的艺术画廊Link Gallery,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平台,期望推动中国当代艺术新生代。画廊一经成立,就举办了孙亚飞、彭璐等多个青年艺术家的首次个展,跻身青年艺术家青睐的平台之一。
郑衍方的画廊
跟他合作过的很多艺术家深有感触地说,由于郑衍方学画出身,所以沟通上特别顺畅,一次次合作中,自己也更加明确适合的创作方向。
创业路上,郑衍方步履不停,今年又创办了名为“小宇宙sudio”的儿童美育机构,课程内容涵盖色彩、艺术实验、雕塑等等12类,致力为3-12岁孩子普及当代艺术。虽然机构目前正处于招募阶段,但郑衍方对未来、对北京信心满满,“这座城市能接受我们任何想法,甚至等到你四五十岁想再创业,它也是可以接受的。”
7月14日深夜,郑衍方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小宇宙工作室招生信息
“可盐可甜”的融合体
心之所归:是时候“撕掉”地域标签了
在中国最包容的经济文化中心生活了20年,郑衍方说自己的心态从急急忙忙变得稳重平和,生活习惯南北融合,性格“可盐可甜”。北京已经成为自己另一处故乡,在他心里打下深深烙印。
“我在北京待时间长之后,有时候过年回香港待个三四天就会觉得很累。香港人的性格精神呀,就是很着急,做任何事情都节奏很快。但在北京我就很适应,这里可快可慢,我可以到CBD体验车水马龙,也可以待在顺义享受慢生活。”
时光荏苒,事业初成,三十而立的郑衍方娶了内地姑娘,有了两个孩子,目前搬到了六环外的顺义,甚至成为了小区业委会的一员。这所有的一切,他都乐在其中。
郑衍方和孩子
未来,郑衍方想多做一些事情促进京港艺术交流。采访期间,他正受邀筹备一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的画展。记者有些讶异,因为展览中找不到太平山、维多利亚港等传统地标意向。郑衍方解释,自己将画展命名为“艺术的状态”,就是想表达艺术交流是很纯粹的事情,让参观者感知在京香港艺术家创作的状态。香港艺术、北京艺术都是中国艺术,艺术品是可以超越特定的区域归属,因其内在特质而被联系在一起的。人也一样。
郑衍方和父母合影,目前两位老人也已定居北京。
郑衍方平日交往的朋友很多都是内地人,他对记者笑称,这次画展和京港青年生活节等一系列庆回归活动期间,是这么多年第一次密集地接触在京香港人,最开心的是发现,“竟然那么多港人甚至比我在北京待得更久,普通话更好。两地距离真的近了,香港人的心真的回归了……”
来源:我苏网
编辑:文建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ontent/2022/08/16/11725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