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4日电 题:运河如何成为中外对话的共同语言?
——专访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铭
中新社记者 杜燕 陈杭
作为全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中国大运河2500多年来延绵不绝,沟通南北,贯联古今,通向未来。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第六条世界遗产运河。
千年运河如何成为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如何沟通丝绸之路,联通世界?运河载着悠远的历史云烟流动至现代,将如何成为中国与世界对话的共同语言?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王铭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进行深度解析。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蜿蜒3200千米,有何独特价值?
王铭:根据2021年出版的《世界运河辞典》,世界范围内有约1100条运河、4000多座运河城市。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始建于春秋时期。它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三大部分组成,全长3200千米,跨越8个省份。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第六条世界遗产运河,包含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运河遗产项目还有法国米迪运河、比利时中央运河、加拿大里多运河、英国旁特斯沃泰水道桥与运河、荷兰阿姆斯特丹17世纪运河环形区域,这些欧美的运河很多是在工业革命前后开凿的,代表了不同时期、不同技术的发展阶段,均为工业革命时期的水利规划与工程技术典范。
与欧美的运河不同,中国大运河是农业文明时代水利工程的杰作,是历史上由国家开凿、政府管理的巨大水利工程体系,体现了以农业立国的集权王朝独有的漕运文化传统,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是中国智慧的结晶。
中国大运河见证了中国运河漕运制度的形成、发展、衰落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运河漕运系统,承担着粮食运输的重要功能,更联通了北方的政治中心与南方的经济中心,深化了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可以说,中国大运河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塑造,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中新社记者:大运河如何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沟通?
王铭:运河,因运而生,因运而活。在我看来,中国大运河和世界之所以能联系起来,是依靠“内循环”和“外循环”。
所谓内循环,即元代以来全线贯通的京杭大运河,从南到北将东西走向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串起来。进一步,通过五大水系连接了国内的陆路交通以及海运。同时,大运河作为南粮北运的重要通道,在军事、政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关系到历代王朝存续的命脉。以元明清三朝为例,南方的粮食和物资经大运河和海运运至通州,部分粮食则经通惠河运抵京城,还有多数漕粮沿温榆河直接送到昌平巩华城和居庸关,或沿潮白河送至密云古北口镇,保障镇守长城将士的粮饷。这样,大运河在中国连接起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形成国内大循环。
所谓外循环,即大运河以洛阳、西安为重要节点连接陆上丝绸之路,以扬州、宁波等城市为重要节点串联海上丝绸之路,并通过水陆交通系统连接泉州、福州、广州等重要“海丝”主港,进而连接世界。此外,从元朝开始,随着统一王朝定都北京,以及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作为运河北端枢纽城市的通州成为“首都东大门”。通州向西经过张家口通向北方草原,再延伸至东欧、南欧地区的贸易通道,与北方的草原丝绸之路实现连接。由此,大运河通过“丝路”体系延伸形成外循环。
通过以上重要的干线,中国大运河促进南北方的经济、文化、艺术交流,成为影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流动血脉,也成为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
举例来说,通过这条纽带,古代中国人、珍宝等抵达国外。扬州的文峰塔曾是水陆交通进出扬州的标志,唐代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有几次是从那里解缆入江出海。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现的唐代“黑石号”沉船是九世纪上半叶中国与东南亚、中东地区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证,揭示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熙攘往来的盛况。
交流是双向的。不计其数的各国旅行家、使节、传教士等通过大运河来到中国。根据《马可波罗行纪》里的描述,马可·波罗以商人的身份和其父亲、叔父沿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扬州、苏州、杭州等运河沿线城市成为游记中的重要内容,将地大物博、文教昌明的中国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再比如,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英国使节马戛尔尼使团等通过大运河来到中国,带来天文学、数学、医学等,并沿着大运河传播。
中新社记者:人们常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北京城”“北京城是漂来的”。大运河给北京带来了什么?
王铭:大运河作为沟通中国南北的交通主干,在漕运基础上推动了南北商贸、人员、技艺、民俗的交流。尤其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令北京的政治中心地位更加稳固。
人们常说一句话——“北京城是漂来的”,很形象地表述了大运河支撑京城的特殊作用。通过大运河,从南方运来的稻米、丝绸、茶叶、水果等丰富了京城百姓的生活,就连建设紫禁城的金砖、贡砖、楠木等也通过大运河运抵京城。所以说,大运河成为京城所需品首选的运输渠道,北京这座城市因运河而兴至鼎盛。
在北京,仅以通州为例,与大运河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有码头遗址、古城遗址、河道遗址、粮仓遗址、闸坝遗址,以及与漕运有关的桥梁、会馆、驿站等古建筑遗存。与此同时,与大运河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精彩纷呈。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京剧的诞生,与运河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承至今的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特点是“水稳号不急,词带通州味,北曲含南腔,闲号独一份”,成为具有京味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
一条大运河还令南北方美食在融合中衍生出不同的风味。以著名的“北京烤鸭”为例,相传南方烤鸭技艺就是跟随明成祖朱棣迁都时沿运河进入北京。如今,“御用烤鸭”不仅飞入寻常百姓家,更“飞”往世界各地。
所以说,大运河这条交通之河也被誉为政治之河、经济之河、文化之河,对北京的发展产生了极为巨大和久远的影响。
中新社记者:如何擦亮大运河这张文化“金名片”,向世界讲好中国大运河故事?
王铭:大运河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华文明的展示长廊。流动的运河连接着中华民族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大运河延绵流淌,千年不息。时至今日,大运河的某些功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航运、水利、灌溉的功能仍在持续,并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以北京为例,大运河水环境不断好转,流域重现生机,创造诸多新历史。今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大运河京冀段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城市副中心剧院三大文化设施主体结构也将在年内基本完工。北京将持续推进文化之河、生态之河、发展之河、民生之河、融合之河的建设,让更多民众可以沉浸式感受大运河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
据统计,在世界的上百个国家流淌着约1100条运河。不同区域、国别之间运河文化的交流需求与日俱增,如何承继和发扬运河文化成为国际上的共识,运河将成为国际交流与对话的共同语言。
运河文化是流动的、活态的文明,是过去和未来交流的重要载体。在我看来,传承好运河文化,就要保护沿河人与自然共同形成的文化景观,要挖掘沿河流域古村落、古建筑,要留下沿河的口述历史、传统技艺等内容,这些都是生动的、鲜活的,是能融入现代生活的。我们要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深入了解运河文化的底蕴和内涵,要吸引他们共同加入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的行列,自发地弘扬、赓续运河文化,自信地向世界去讲好关于中国的运河故事。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刘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