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拓 报道
一年前的2月24日,俄乌冲突正式爆发。那日凌晨,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在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当下,硝烟已经弥漫一年,战局依然胶着,大量重型武器还在接二连三涌入战场,冲突的魅影不断外溢。
全球反思:美国起舞,除了牺牲掉国际和平与世界繁荣,到底带来了什么?
扑天香絮拥凄迷,南北东西
俄罗斯、乌克兰两个国家同宗同源,拥有共同的祖先——基辅罗斯。1991年苏联解体后,与一心跟随大老哥的白俄罗斯不同,乌克兰国内一直存在着亲俄和亲欧两股势力。善于见缝插针的美国,自然不会放弃这样的好抓手。
在美国的认知框架里,“俄+白+乌=苏联”,既然俄白已经联盟,那么乌克兰自然不能再放弃。所以,美国一直在乌克兰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亲俄和亲欧两派人马围绕着总统和总理的位子角逐多年。虽然互有胜负,但总的来说乌克兰没有“出轨”。
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美国趁机射出政治孤立、经济制裁和军事遏制“三支箭”,严重恶化了俄罗斯的安全形势,埋下了俄乌再次升级冲突的导火索。乌克兰的亲欧派则沉醉在国家西化的扑天香絮中,神魂颠倒,分不清南北东西。
掀蹲龙虎斗,挟怪鬼神惊
2022年2月,俄乌边境局势骤然紧张。
一方面,美国无视俄罗斯提出的安全保障建议,向乌克兰输出武器,继续向欧洲增派部队;另一方面,乌克兰政府军和乌东民间武装在顿巴斯地区激烈交火,导致大批乌东难民涌入俄罗斯。
▲ 这是2022年6月1日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市东部北萨尔托夫卡拍摄的受损建筑和车辆。(图片来源:新华社)
树欲静而风不止,在自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战火又无法熄灭的险境下,2022年2月24日,普京终于“不得已做出这个(特别军事行动)决定”。战端一开,俄军从东北南三个方向跨越国境,迅速逼近基辅。面对俄军凶猛的空地攻势,乌军无力招架,部分官兵选择投降。2月25日,乌克兰声明已经准备与俄罗斯谈判,但是乌方需要得到安全保证。
乌克兰怂了?这可不成!美国的“援手”很快就到了。
利用自身在指挥、情报、信息、宣传上的压倒性优势,美国很快稳住了慌乱的乌政府和军队。2月26日,泽连斯基在视频中敦促乌克兰人民不要相信假消息。没有人会放下武器!在推文中,他说“我们的合作伙伴的武器和装备正在运往乌克兰。反战联盟起作用了!”同日,美、英等28个西方国家同意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武器、医疗用品和其他军事援助。俄乌双方都确认——基辅拒绝谈判。
2022年3月上旬,俄军占领黑海门户赫尔松。尽管战局对乌方不利,但是和平曙光随之乍现。当月8日,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准备考虑讨论克里米亚、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地位。另外,他已不再热衷加入北约。这一表态让局势有了转机。
3月16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乌俄双方“有希望”能达成妥协协议。3月20日,两国总统已经准备面谈。3月27日,乌克兰已准备好接受中立、无核地位。3月31日,俄军开始从基辅周边撤出。停战好像不会太久了。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2022年4月3日,在基辅附近的布查市,大量平民惨遭屠杀的照片和视频突然涌现。美国的脸书、推特、图享、油管以及各路传统媒体在第一时间将这个爆炸消息传遍了世界。布查惨案彻底破坏了来之不易的和谈氛围,乌克兰、欧洲、美国的民意顿时扭转,对俄国再无妥协余地。
2022年4月,俄军放弃北线和基辅,转而集中兵力进攻乌克兰东部。4月11日,重镇马里乌波尔港口(除亚速钢铁厂)已经完全被俄国控制,俄军成功打通了东部和南部占领区的陆地联系。乌军一时间无力在战场上挽回颓势。
▲ 2022年5月20日,载着乌克兰武装人员的巴士驶离马里乌波尔。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当天说,俄武装部队已经完全控制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的地下设施。(图片来源:新华社)
此时,“山姆大叔”带着阴谋、打着算盘,又来给乌克兰“帮忙”了!
2022年4月14日,美军协助乌军用导弹击沉了“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用一个大头条转移了视线。随后,西方要员纷至沓来,为乌克兰加油打气。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在访问基辅时宣称“美将支持乌直到战斗结束”。
2022年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日),美国总统拜登又签署了乌克兰版的“租借法案”,准许加速运送武器援助乌克兰,着实恶心了俄罗斯一把。4月17日,乌克兰拒绝向俄罗斯割让部分领土,以换取和平的提议,实际上退出了和谈。
▲ 这张丹麦国防部2022年9月27日发布的航拍照片显示的是一处“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图片来源:新华社)
随后数月,战线一直在拉锯僵持,战争消耗着俄乌双方的元气,也导致国际能源、粮食价格一路走高。美国则趁机大发横财,赚得盆满钵满。2022年9月,美国继续裹挟老欧洲加快了武器援助的力度。
西方的军援助推乌军在赫尔松和哈尔科夫方向成功反攻。俄国则针锋相对征召30万预备役驰援前线,并允许乌东四州公投入俄。
至此,双方都陷入了无路可退的窘境。2022年10月,局势进一步升级。乌克兰炸毁了克里米亚大桥。作为报复,俄国使用伊朗无人机大肆破坏乌克兰的电力系统,乌克兰民众吃起了并不浪漫的“烛光晚餐”。
2022年末,乌军继续反攻。11月11日,收复赫尔松。12月,空袭位于俄国本土的空军基地。今年1月,双方在巴赫穆特激战。
2023年2月20日,突访基辅的美国总统拜登许下了运送更多远程武器和新武器的愿望,要求乌克兰能增强“武装抵抗”的力量。美国的添油加醋让俄乌龙虎斗陷入长期化,冲突何时结束?仍然是个未知数。
美国拱火,俄乌兄弟同室操戈
俄乌本为兄弟,即使不能紫荆传芳,也应“阋于墙,而外御其侮”。然而,结果却是在外力的挑拨下,同室操戈,让美国坐收渔利。
过去的一年时间,“山姆大叔”卖了资源赚了钱、压服了老欧洲、削弱了俄罗斯、捏住了乌克兰,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得了一个大获全胜。
不仅如此,由美国拱火造成的冲突,对全球经贸、金融、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了巨大冲击,加剧了各国在全球化演进过程中,因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的不安全感,为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主张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四个都应该”鲜明体现了中国客观公正的态度和一以贯之的立场。
2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中方呼吁“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切实保障”,并且强调“各方应保持理性和克制,不拱火浇油,不激化矛盾”。俄乌冲突无疑给两国人民带来了严重伤害,客观来看,某些秉持冷战思维的军事集团不断扩张,严重危害到了相关国家的安全利益。
对于俄乌人民来说,这场惨烈的冲突犹如一场噩梦。告诉大家一个细节: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他们俩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弗拉基米尔,这个名字来自于基辅罗斯黄金年代的开创者弗拉基米尔一世。
(红网·燃青年工作室出品)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肖拓
编辑:戴桢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