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汽车工业会公布出口数据,今年1-11月的日本汽车出口量为399万辆,全年出口量预计在430万辆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日本汽车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将被中国取代。因为在今年的前11个月,中国汽车出口已突破440万辆。
中国汽车出口有望登顶
按照中汽协公布的数据,中国1-11月份的汽车出口销量为441.2万辆,同比增长达到58%。从企业表现来看,今年1-11月,中国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从增速上来看,比亚迪出口量为21.6万辆,同比增长3.6倍;奇瑞出口量为83.7万辆,同比增长1.1倍;长城出口量为28.3万辆,同比增长84.8%。从总量来看,还是上汽集团,上汽集团以106.7万辆位居出口量榜首。
多年以来,日本长期占据全球汽车出口头把交椅,只是在2016年被德国超过了一次。这次被中国超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加速发展。在燃油车时代,日系车享誉全球市场,但在电动化时代,日系车有点跟不上全球变动的步伐。
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明显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1-10月,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同比增长77%,达到143万辆。在这几个月里,新能源汽车类别占所有汽车出口的34%。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欧洲与东南亚。尤其是对东南亚的汽车出口增长势头明显,东南亚市场是日系车强有力的根据地。但随着日系车电动化转型的“失速”,中国车企在东南亚争夺蛋糕。
从出口对象来看,俄罗斯成为了中国汽车出口增长份额最大,也是出口量最大的市场。1至10月,中国对俄罗斯出口73万辆汽车,是去年同期的7倍。日美欧主要汽车制造商退出俄罗斯市场,中国车企则顺势而入。
墨西哥是中国汽车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1至10月中国对墨西哥汽车出口量为33万辆,增幅达71%。同时,墨西哥也是未来中国车企进入北美主要市场的重要跳板。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已经引发了部分欧洲国家的紧张。法国和意大利已经限制了对亚洲电动车,包括中国产电动车的购车补贴,德国也在12月突然中断了电动车购买补贴的发放,这些欧洲国家的动作也可以看作他们对本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保护性动作。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戴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