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山河临汾”值得被看见:彩色黄土全国罕见,乾坤湾是黄河唯一
2024-11-17 14:01:46 字号:

“山河临汾”值得被看见:彩色黄土全国罕见,乾坤湾是黄河唯一

黄河流到山西永和县,依次形成七个大湾,是我国目前河流中规模最大、最密集,发育最完好的干流峡谷型蛇曲群,总称“乾坤湾”。

临汾,正在成为真正的文旅“C位”城市。

这里既是文化意义上“最早的中国”,也是地理意义上黄河的心脏、黄土高原的中心。

黄河,这条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在临汾境内中游段展现出最为壮观的景象——乾坤湾在此七度弯折,不仅赋予了临汾丰富的水资源,更成为了连接上下游、促进区域交流与发展的天然通道。

临汾还坐落在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之上。这里有着黄土高原的中心,其黄土地貌不仅是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的宝贵资源,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黄河与黄土,养育了临汾人民的同时,也触发了“水土流失”的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里的发展。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近年来,临汾依托扬长避短,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黄河“心脏”乾坤湾

黄河在临汾市永和县流经68公里,被誉为黄河最美的一段。黄河在此七度迂回,形成英雄湾、永和关湾、郭家山湾、河浍里湾、白家山湾、仙人湾和于家嘴湾,它们共同组成了黄河乾坤湾。

黄河永和段乾坤湾中的仙人湾。 澎湃新闻记者 陈鑫露 图

“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黄河能像在永和一样密集地拐七道大弯,这是唯一的,也是珍稀度非常高的,这里也被称作‘黄河的心脏’。”永和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药小云11月14日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道。

在官杰君的幼年记忆里,黄河岸边是他嬉戏玩耍的乐园,那时的他从未料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在黄河边从事旅游工作。

2014年9月1日,对官杰君而言是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在退伍之后,正式成为乾坤湾景区的一员。这些年来,在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官杰君目睹了景区的诸多变迁:木栈道与观景台相继建成,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提升,而周边村民的观念也在悄然变化。

官杰君进一步解释,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相应的需求也随之而来。因此,石家湾村、马家湾村和于家嘴村的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将自家的住宅转变为民宿,并且把自家耕种的农产品直接销售给过往的游客。

周边村民在乾坤湾景区内表演山西大鼓。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景区内的23名员工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周边的村庄,村民们真正意义上吃上了“旅游饭”。

但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种境况。过去,这里因为地域偏僻,交通不便,远离交通主干线,知道这里的人不多,来的人也不多。2020年,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建成通车,来到这里的游客才多了起来。

药小云介绍,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打破了过去游客输入难的问题,对带动永和乃至临汾的全域旅游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可以把全省黄河沿线乃至长城线、太行线的游客汇集起来,“游客来源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串联了14个景区,主线、干线加上原有的省道、国道,组成了相对完善的交通网,现在两个景区之间半小时就能到。”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位于永和的“0km”标志文化驿站,永和县交通局长任佼晟告诉澎湃新闻,一号公路建设完成以后,不仅对文旅业态意义重大,对永和县的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位于永和县的0KM地标和驿站。澎湃新闻记者 陈鑫露 图

永和县是农业县,全县人口6.4万,其中农业人口5.3万,但这里的土地非常贫瘠,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作物有红枣、核桃、小杂粮、酸枣、野生中药材等。

任佼晟说,过去交通运输不便,购买的人也少,农民的种植热情也不高。但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开通后,来的游客多了,农产品的购买需求上来了,农民也渐渐有了农文旅融合的意识。

“去年,附近许多种植苹果的家庭,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左右,这个带动效益还是很明显的。”任佼晟举例道。

目前,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沿途发展了6个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建立了超过210家的农家乐民宿,开设了290多个庭院经济项目,各种规模的采摘园、养殖场和种植基地等也很多。永和县还探索“生态观光+古建研学”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给游客提供更多选择。

永和县养殖的枣羊,是吃着永和大红枣长大的。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同时,临汾市和永和县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体育+”新业态,开展“大河论坛·黄河峰会”著名诗人颂黄河采风活动,举办“声动黄河 乐享乾坤”音乐会、“咱在大河边”晋陕歌友会、“丰百杯”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自行车邀请赛、中国户外徒步城市积分排名赛等。特别是,黄河乾坤湾徒步线路、赛事活动被国家体育总局作为固定赛事定期举办,成为全国“地域文化+特色旅游+体育赛事”融合发展的典型,永和乾坤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任佼晟感叹,一号公路的开通,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特别是永和依托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大力发展培训经济,带动5个村的集体经济增收150万元、老百姓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彩色的黄土

老一辈有个习俗,到了外地,捻一撮土放进水里喝下,可以治疗水土不服。来到临汾隰县,便可以入乡随俗,直接吃上几颗加入黄土炒制的“土泡泡”。

青藏高原吹起的风,西北戈壁吹来的沙尘,遇到了太行山、秦岭、阴山,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临汾市隰县,位于黄土高原的中心区域,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在这里,有一个特别的公园——隰县黄土国家地质公园,这里地形地貌完整独特,对于研究第四纪黄土成因以及古生物、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演变有着重要意义。

驱车驶入公园,一层紫红色亚粘土与一层棕黄色亚砂土交替出现在眼前,红黄相间的明亮色彩极具视觉冲击力。

在位于隰县寨子乡的黄土国家地质公园,黄土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红色。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据隰县寨子乡党委书记李志卓介绍,隰县黄土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华北中部克拉通造山带和鄂尔多斯陆块交界处,有800万年-250万年前的黄土堆积,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源地。

公园内的黄土地貌类型丰富多样,不仅有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冲沟等典型地貌,还有黄土碟、黄土陷穴、黄土柱、黄土桥、黄土墙等极具观赏性的景观。李志卓介绍:“这里的彩色黄土地貌在全国乃至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典型性,极具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

“您的照片里头现在已经拍到了中国最古老的三层黄土,分别是离石黄土、马兰黄土和保德黄土。”看到澎湃新闻在拍摄照片,李志卓说,这些黄土被称作“老黄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壮观的黄土。

地质学上有一种颜色偏红,含有红棕色埋藏的土壤层,这种特殊的地质特征被地质学者命名为“午城黄土”,其标准点位就位于隰县。上世纪60年代,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在这里建立起第四纪地层剖面,剖面分布在离石黄土下部,呈现出多样的形态。

在2022年3月,隰县黄土地质公园凭借其重要的地质遗迹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的资格。

黄河一路旅游公路从隰县黄土国家地质公园穿过。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这样天赐的美景却在过去很多年影响着村民的生活。隰县属于黄土残垣沟壑区,过去水土流失严重,农民只能“靠天吃饭。”但土层深厚,且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合种植果树。于是,前些年,隰县大力推广玉露香梨的种植,通过规范化栽培、标准化管理等方式,将梨果产业做了起来。

玉露香梨是库尔勒香梨和雪花梨的杂交品种,具有果面光洁、皮薄核小、肉质细嫩等特点。

目前,隰县梨果的种植面积已达38万亩,其中玉露香梨的种植面积占据了23万亩,无论是栽培面积还是挂果面积,均位居全国之首,是名副其实的“玉露香梨第一县”。

据中新网报道,隰县80%的土地种植果树,80%的农民从事梨果生产,80%的农业收入来源于梨果产业,80%的脱贫群众依靠梨果增收致富,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在种植业风生水起的同时,文旅业也红火了起来。李志卓介绍,近期,不少游客因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来到隰县“小西天”景区,看完文化还要看壮美的大自然景观,他们的下一站往往就会选择地质公园。仅今年国庆期间,从“小西天”景区分流到地质公园观赏的游客就有4000人次,给当地的文旅收入带来显著的提振效应。

隰县出产的玉露香梨。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李志卓说,为了更好地承接这股由游戏带动的旅游热潮,隰县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行动,不仅加强了“小西天”景区与地质公园之间的交通接驳,还提升了两个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河之水,高原之土,临汾的水土养育了临汾人,一起迎接“天命人”来游玩、投资。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宋昕倩 迪娜尔

编辑:周怡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