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史哲》主编杜泽逊。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5日讯(记者 陈彦兵 王杨 摄影 秦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当代文化建设,是学术期刊的光荣使命。”11月21日下午,第二届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文化使命与担当”分论坛。山东大学《文史哲》主编杜泽逊在发言中表示,文科学术刊物要“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
杜泽逊表示,中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资源,是活水源头。由于承载我国古代文明的典籍是文言文繁体字,一般读者不容易阅读,所以很不容易“深入理解”,也就很难真正传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带来很大难度。他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应该采取切实措施。一方面要扶持专业人员,开展古籍整理工作,包括古书标点、校勘、注释、今译、编纂等。目前发表这类文章的刊物还很少。学术期刊应当解放思想,从国家文化战略角度,积极服务于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专业人员深入阐释典籍。目前学术刊物发表这类深入阐释的文章比较多。需要注意的是,应坚持实事求是,减少牵强附会,踏踏实实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工作,实现学术期刊引领学术发展的目标。
杜泽逊认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应该发表高品质的学术论文。高品质论文应该重点讨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途径、办法。必要时应该成立“两创成果评估专家组”,从文学、语言、历史、哲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深入研究、步步为营。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王杨 秦楼
编辑:廖轩仪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