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三湾之一神州半岛。吕高安摄
文/吕高安
在海南,冷不丁就碰上一个海湾,每一个海湾都有其味道。正月,趁去万宁市拜访老同学之机,一家人游览了“万宁三湾”:日月湾、石梅湾、神州半岛。在日月湾领略冲浪天堂的热烈,在石梅湾感受潜水世界的宁静。印象最深的,是在神州半岛尽享海浪与精神的碰撞——消失的“她”与矗立的“塔”。
一
进入神州半岛,绿莹莹的海、厚絮絮的浪、翡翠翠的花,带着节奏扑面而来。视线直插20米海底,那跃动的、五彩斑斓的鱼虾世界,直捣心肺,儿子情不自禁地赞叹——这是上帝遗落在人间的一颗晶莹的蓝宝石。
儿子走南闯北,面朝大海的机会较多。但他还是感觉到,神州半岛这块蓝宝石上,映照出热带雨林的气候宜人、土壤和动植物的肥美丰茂、海滩的魅力四射、港湾绕行小镇的静谧美丽。
在海南岛东南角,竟有一块如此低调、神奇的景地。近年来,因为热播电影《消失的她》在海南陵水、保亭、万宁神州半岛等地取景,给观众留下一幕幕经典拍摄,神州半岛也由此频频被推上热搜。
《消失的她》之所以成为热播影片,或许在于激起了国人对当今爱情、家庭婚姻、道德问题的审视与思考。我们需要用心用情呵护“和美家庭”的生长,家才是每个人一生真正的心灵依靠。
美丽的海南之冬。吕高安摄
二
一家人到达神州半岛时,正值1月30日(大年初二)下午4时。我们明显感受到,“网红灯塔”的魅力气场,充斥半岛。游人从四方八方而来,跨越琼州海峡而来。驱车的,步行的,租乘电动三轮的,南北口音,男女老幼,扶老携幼,大都以家庭为单位,在半岛公路、在海滩港湾,汇成春节游盛宴。
神州半岛游人如织,大都以家为单位。吕高安摄
帆板冲浪,沙滩嬉戏,海边垂钓,垒沙聚塔,海岛露营,追逐歌唱,闲话家常,最终汇集“网红灯塔”。“网红灯塔”伫立在小镇与海湾延伸处,遥望者,信步浏览者,抵近观摩者,深情抚摸者……一个个怀揣幸福,满载憧憬,在长长的海堤上,在西斜的太阳下,依偎放逐,取景拍摄,流连忘返,尽享海天一色的和平安宁,尽享诗意远方的罗曼蒂克,尽享家庭或趋向家庭的天伦之乐。
网红灯塔前。吕高安摄
在半岛井喷的春节游中,活跃着一批自由摄影者,给众多家庭的摄下欢乐幸福的精彩瞬间。
1月30日(大年初二),在神州半岛附近海滩,一名随母旅游的小女孩,被巨浪卷入海中。其母冲进海里营救,也被海浪无情拍翻。千钧一发之际,退伍军人、自由摄影者的“白衣小哥”林佳泰,奋不顾身,多次冲入海中,凭借顽强的毅力和过人的勇气,搏击惊涛骇浪,终于将这对母女成功营救。
2月1日(大年初四),万宁市举办了一场庄重而热烈的表彰仪式,林佳泰被授予“万宁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称号,荣获2万元物质奖励,会场一片欢腾。
在广大网民看来,林佳泰挽救了一个家庭,树立了一座高尚的精神灯塔,与眼前的网红灯塔相得益彰。
三
“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中华民族生存繁衍、中华文明不断链的依托。
比如,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他们相识相恋,结婚成家,和美幸福。法海和尚见不得别人好,便将许仙骗至杭州金山寺藏起来。白娘子寻夫心切,法海施法水漫金山,将白娘子装在钵盂里,埋在地下,上面还建起一座镇压的塔,即闻名千古的“雷峰塔”。
其实,这座始建于北宋977年的雷峰塔,于1924年轰然倒塌。鲁迅写下《论雷峰塔的倒掉》,赞扬为争取爱情婚姻幸福而与封建势力决战到底的反抗精神,白娘子无疑是正面人物。
历经千年积淀,雷峰塔是集佛教文化、吴越文化、诗词文化于一身的“文化之塔”,更是“精神之塔”——婚恋文化、家文化之光,映照千秋。
春节,空气如酒,氛围如诗。不管多么繁忙,不管身在何处,游子会飞越千山万水,与家人相聚过年,在杯觥交错间,在欢叙家常中,尽享家的甜蜜。家,可将委屈冲淡,可将荣华放大,可将力量壮硕,是永不打烊的温馨港湾。
天天视频微信,不如见一面。春节,是诠释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和万事兴的绝美时刻。
数月前,我们与儿子相约春节相聚,他放下手上的工作,回到了我们的身边,一家人其乐融融。在海口、文昌、五指山、万宁神州半岛、网红灯塔等地,我们一家人与亲朋友人相聚,畅叙情谊,交流家文化的成功之道。
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方兴未艾。中华民族家文化、家的精神之塔,不管什么风暴海啸,都会依然巍然矗立。
2025年2月6日(大年初九)于海南
来源:红网
作者:吕高安
编辑:刘良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