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抗战地图:南京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redcloud 2015-07-05 17:19:13
时刻新闻
—分享—
  南京(国民政府驻地)
  
  1.烽火记忆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至1937年12月13日)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

资料图

(资料图)

  1937年11月,国民革命军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千米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令第八号》“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这标志着南京保卫战正式开始。南京保卫战打响后,蒋介石先后调集15个师不足十万人参与南京守城战。然而此时参与南京作战的国军各部队不管是兵员素质还是士气已与淞沪会战之时不能相提并论,部队战斗力严重下滑。12月13日,南京沦陷,不足五万人的日军入城,由此开始了连续八个多星期对三十多万战俘平民震惊世界的大屠杀。
  
  [NextPage]
  
  2.史迹遗址
  
  (1)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进行了长越六周的大屠杀。据掩埋尸体的福利组织纪录,起码有三十万平民和战俘被残杀。大屠杀期间并发生超过两万宗强奸事件,多数的受害人被轮奸后遭杀害。这个数字并不包括被送进“慰安所”的受害人。原“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就是为了纪念这些死难同胞而建的。纪念馆座落在江东门。江东门大屠杀是的主要地点之一,已发掘出无数死难者的遗骨。这种所谓“万人坑”在沦陷区已发现不少。原“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建于八十年代,当时日本一部分政客和文人,群起否认“南京大屠杀”,日本当局甚至篡改教科书,把大屠杀说成是一个“事件”。日本一部分政客和文人不但反对道歉,甚至否认有“南京大屠杀”,否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做过任何错事。他们宣称,日本当时把亚洲人民从西方殖民主义“解放”了出来。“南京大屠杀”就是他们所说的“解放”之一。为了拆穿他们的谎言,为了保存历史的真相,建立了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
  
  (2)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墓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墓)

  耗资4000多万元、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2009年9月26日在南京市紫金山北麓建成开放。它是世界上首座国际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苏等国空军在中国大地上联合抗击侵华日军的英勇历史。纪念馆共分为四部分,分别由"奋勇抗敌"、"国际援华"、"壮志凌云"和"缅怀先烈"四个部分组成。为让更多人了解当年历史,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
  
  (3)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

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

(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国民政府中央军校礼堂举行。现位于南京军区机关大院内的“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建成于1929年3月,混合结构,欧式风格,主体建筑加上正门外廊柱部分,占地面积1320平方米,建筑面积1530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此建筑成为解放军军事学院礼堂。
  
  (4)拉贝故居

拉贝故居

(拉贝故居)

  拉贝故居是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约翰·拉贝的故居,是一座德式小洋楼,位于南京市小粉桥1号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园,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包括住宅和小花园的住所共收留、保护了600多名中国难民。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2015/07/05/372928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