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宾:就算是摆摊,我也要做品牌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文乃斐 廖祺澍 编辑:朱湘平 2016-07-20 17:13:49
时刻新闻
—分享—

 

  文和友的老板文宾。图/记者杨旭

  记者 文乃斐 实习生 廖祺澍 长沙报道

  世上炸串摊千千万,为何他将一个炸串摊做成了如今的文和友餐饮集团?

  “我有品牌意识。”文宾说,“我们有自己的价值观。”

  从当年那个5000块成本的炸串摊开始,文宾“勇敢”地花掉1/5的成本去做一块招牌,并运用爆款理论,打造拳头产品。到如今的餐饮文化集团,品牌价值观也无处不在——在坡子街的办公场地,公司顶楼竖立着一块可以旋转的“文和友”巨形招牌;每一名员工,都用着一款“长沙方言”手机壳,这是公司自行开发的“老长沙”周边产品;前不久,他们发布了一条微信“放言”要斥资100万,投资一名长沙本土主播网红——这是他们公司的设计师,而这条微信短短几天就获得了10万+的点击量。

  从一个一平见方的炸串摊,到现在涵盖几大子品牌的大型餐饮集团,从一个街边摊贩到跨界互联网、投资、文化的创业者,文宾只花了不到六年。

  关于品牌价值,文宾现在想得更多:投资更多具有老长沙味道的餐饮,捧红公司的每一名中高层,在街头竖立一块老长沙特色产品的雕塑。关于品牌意识,他能讲出的道理更多,这包括产品的差异化、产品的爆款理论,以及“除了吃串之外应有的关怀”。

  “你听过深夜食堂吗?”文宾问。

  他说,当人不是为了生存而做事,热情是不可挡的,而他的客人,也能够感受得到。

  创业经历我敢拿出一千块做招牌,那时还没有IP的概念

  潇湘晨报:从以前上班族到摆摊,这个身份你是怎么转变的?

  文宾:之前我在湖南永通做汽车销售,在外人看来这也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我从小就有个体户的梦想,不想去打工,希望自己做事。我一直在想自己可以做什么,汽车的门槛太高了,所以我想选一个人人都可以做的、门槛低的工作,但要把它做好。

  当时在夏天,我喜欢喝啤酒,吃炸串,我问炸串老板,你一天能赚多少?他说一天三四百,我就问他,你有没有想到可以做到三四千,他沉默了一下,说不可能,我没有反驳。回去我就定了目标,我要做到一天三四千的营业额。

  潇湘晨报:后来做到了吗?

  文宾:三个月我就做到了。我拿了5000块做这个事,2000块钱买推车,2000块钱进货,剩下的钱我做了一块招牌。可以说,我能够三个月就达到目标,有三个原因,一是品牌意识,当时我想到的是品牌,所以我敢拿出一千块做招牌,那时还没有IP的概念,也没有人这么做。二是推出了炸排骨作为我的主推款,套用现在的概念是“爆款理论”,我招牌名字也叫作“犀利排骨”,一下子打开知名度。三是产品的差异化,我开发了很多新品种,我炸排骨,自己做肉丸,还有酱料,我最多的时候,做了三种酱料。

  潇湘晨报:收入这么高,为什么后来又不做了?

  文宾:三个月完成目标之后,一个月有两三万的收入,过程是开心,也很享受这个荣誉,但过了六七个月,我有一种莫名的忧伤,因为我每天都被小摊小贩化了。我的思维、生活,全都是小摊贩的生活,只好每天都给自己灌啤酒,折磨了一个月,我大醉之后突然想明白了,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意,再赚钱我也不想干了。

  潇湘晨报:在你后来的创业中,比较重要的是一个“香肠大亨”老杨,他是什么机缘巧合成为了你的合伙人?

  文宾:老杨实际上是我的一个上游供应商,他掌控了长沙一两百个摊位的香肠供应。当时我在做炸串的时候,他就喜欢和我聊天。他说我和他那几百家摊贩不同,因为我和他聊的都是渠道销售和品牌问题。他知道我没做小摊,第一时间找到了我,说要跟我一起做店子。我还骂他:“你有点宝,滚吧。”后来他还拖家带口每天来找我,陪着我吃夜宵看我喝酒,十几天之后,老长沙油炸社这个项目就出来了,从摊子到了门店,也算是真正有了事业。

  营销策略自身的内容做好了,媒体自然也会宣传我们

  潇湘晨报:好像你们是在互联网突然红起来的,是专门找过网络营销号吗?

  文宾:没有。不过我差不多是最早一批玩微博的人,2011年,当时很多人都还不知道怎么利用微博做宣传,我们就玩转发送吃的活动,只要有人在我的店里消费,就基本会转发我们的信息,进行了口碑传播,当时的品牌一下子就起来了,当时还没有人这么玩。

  潇湘晨报:感觉你和媒体的关系都很好,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都很羡慕你们的资源,包括后面的谢霆锋等明星资源,你们背后是有这方面的推手吗?

  文宾:我们现在有一个品牌宣传中心,有专门的团队负责这方面,但我觉得重要的是把媒体人当朋友,更重要的是要把自身内容做好。比如我们上《天天向上》,这种是没办法公关的,媒体也有他们想要的内容,所以我们自身内容好了,别人自然也会宣传我们。谢霆锋那次来我们这里做冰桶挑战也属于机缘巧合,当时他也正好有《十二道锋味》这道节目,需要做湖南人的菜,就选定了小龙虾。在湖南做小龙虾别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们,也就联系了我们。当时学做菜的时候,冰桶挑战很火,Eason就“顶”他敢不敢冰桶挑战,谢霆锋说“敢”,问我们可不可以在这里做,我们就去帮他安排了。做小龙虾,在湖南别人一下子就能够想到我们,自然就会有人来。

  潇湘晨报: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说每一个创业者应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网红,因为他们需要品牌。从你本人来看,从最初上《一站到底》,到后来又上《天天向上》,你是一直有意识地把自己包装成网红吗?最近你们公司也号称花100万投资推了一个长沙网红,有什么样的考虑?

  文宾:创始人自身成为一个IP,很有必要,因为他能够代表企业去传播内容。但从我本身的经历来说,我并没有特意想到要捧红自己,但是企业总要有一个发言人,我作为创始人去发表了意见,也无形中成为了“网红”。其实现在我们推的这个网红就是我们公司的一个90后设计师,我希望,我们公司的中高层都能够成为网红,都能够去代表公司的形象。

  关于创业餐饮和互联网最不容易成功

  潇湘晨报:你们的价值观是怎么样的呢?

  文宾:我们的业务板块有三个,一是餐饮品牌,二是投资,三是文化产业。我们不认为自己只是餐饮,而是文化产业。从餐饮层面上说,我们的原则是改善中国人的吃,这是我们的使命,另外,“文和友”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文宾和他的朋友,很巧的是,三个字的拼音开头是"Why",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精神,不按套路出牌的精神,我们的文化产业也遵循这种精神。

  潇湘晨报:从你和老杨的合作经历上来看,你觉得好的合伙人是怎样的?

  文宾:可以说,老杨是最对的合伙人,他给我带来最大的信赖和陪伴。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们也会相互分担。

  潇湘晨报:在创业领域,大家很多人认为门槛最低又成功率最高的就是餐饮了,你怎么看?

  文宾:其实我认为餐饮和互联网一样,是创业中最不容易成功的。餐饮竞争激烈,而且无论你做多大的店,都需要进行体系化建设,从采购、加工到销售都是一个店完成的,体系化建设太难。

  创业大赛邀你报名

  “创新湖南·创业麓谷”——麓谷企业广场杯·2016创富V计划暨湖湘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序幕已拉开。本次大赛由湖南省经信委、省商务厅指导,中南传媒、潇湘晨报社联合主办,麓谷企业广场全程总协办。

  创业者可进行分类报名,并通过海选、复赛、决赛步步晋级。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7月31日。

  报名方式:请报名者将商业计划书和核心创始人个人简历、营业执照以附件的形式发送到指定邮箱:3262127548@qq.com。邮件名请标注:项目名称_报名者姓名_手机号。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文乃斐 廖祺澍

编辑:朱湘平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2016/07/20/403959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