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中红盾风雨兼程40载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李纪南 罗达意 编辑:刘郁蕾 2018-12-29 14:51:40
时刻新闻
—分享—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工商部门恢复建制40周年,翻开娄底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自1978年建局以来至2018年的奋斗史,这支队伍有过辉煌,也遇到过挫折,走过40年风雨历程,随着改革深化,湘中红盾正悄然蜕变,迎来新的历史使命和机遇。

  娄底是湖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是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湘中明珠”。辖娄星区、冷水江市、涟源市、双峰县、新化县和娄底经济开发区、万宝新区,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总人口438万。据传,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娄星”和“氐星”在这里交相辉映,故而得名。

  1977年秋、冬之交,涟源地区成立,同年10月组建涟源地区革命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局。随着形势发展,改革深化,区域名称更易,涟源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易名为娄底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1999年1月,娄底撤地建市,正式更名为娄底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成为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部门。

  建局至今的40年,正处于我国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大背景,娄底工商行政管理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初创规范期(建局——2000年,服务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阶段)

  规范、促进是这个时期的关键词。

  国家工商局在90年代初提出“放而有度、活而有序、管而有法”的目标,坚持监督规范与促进搞活紧密结合。娄底工商部门进一步明确“先上车、后买票” “先发展、后规范”的个体经济扶持政策; 90年代,娄底工商部门从开办集贸市场解决“有没有”,到市场办管脱钩,解决“乱不乱”的问题。

  规范促进自身建设筑牢了基石。1990年实施《行政诉讼法》,是年,国家工商局发布经国务院批准的《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以法规形式确立了工商所作为工商局派出机构的法律地位。1995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审定基层工商所人员编制的报告》,娄底工商部门重新核定全市工商所人员编制,工商所人员列入公务员序列;1995-2000年实施管办脱钩;1996年,开展“工商形象建设年”活动;1998年中央决定省以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增强了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是年,工商监管从“驻场制”转变为“巡查制”;1999年实施收支两条线;2000年实施“两整顿”:整顿规范队伍和市场。

  驶上规范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轨道。1990年娄底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登记管理,进一步明确“先上车、后买票” “先发展、后规范”的个体经济扶持政策;1991年7月22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娄底工商部门企业法人登记由综合性管理向事由性管理过渡;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娄底工商部门从长期服务于计划经济转移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来。1993年底至1994年,娄底工商部门先后落实《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公司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等新颁布的规范性法规,全力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取得成效。1999年开展“公平交易执法年”活动。1999年,全市系统全面推行柜台式受理企业登记。2000年,市工商局和各县市工商局正式设立工商服务大厅;是年,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娄底市工商局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权。

  第二阶段:整顿发展期(2001年一2011年,服务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完善阶段)

  整顿、发展是这个时期的关键词

  整顿市场秩序方面,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娄底工商部门拉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幕。2001年至2011年,娄底工商部门组织了“红盾风暴”、“飓风行动”、“局长保农工程”、“红盾闪电”、“节日市场整顿”、“打假保真”、“打假保节”、“打假保农”、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红盾利剑、网络市场、虚假违法广告、红盾质量维权、打击传销、红盾护农、合同市场、无照经营等几十次专项整治行动。2002年,娄底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完成垂直管理体制改革,统一执法,打破地方垄断,全力整顿市场、服务发展,与入世接轨,取得成效。2003年,国家工商总局下发《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娄底工商部门建立完善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

  服务经济发展方面,2001年至2003年,娄底市工商部门每年吁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大会,表彰先进,重奖纳税大户;2001年,实施 “扶持私营企业大户工程”和“培植税源工程”;2004年3月,市工商局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的最后确权;是年4月,市工商局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与大型企业、知名企业联系制度。2005年,市工商局吁请市政府出台《娄底市知名品牌认定办法》,实施品牌兴市战略;是年,停止征收私营企业管理费;是年开展了联系企业、联系农村经纪人、联系基层,为监管对象服务、为“三农”服务、为基层服务的“三联三为”活动。2006年实施阳光收费, 2008年停收“两费”,落实“一化三基”工商联络员制度;2009年市局出台《关于大力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15条),《关于促进我市科学发展加速赶超的若干措施》(30条),是年,代市政府起草《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湘中红盾最为辉煌的时期,提起娄底工商的历史,李照华是绕不开的话题,1997年至2007年他担任娄底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为同时期唯一担任省人大代表的市州工商局长,在其任上,娄底工商从发展走向壮大,2000年前后,娄底工商工作影响深远。彼时,省工商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时常出席娄底工商的会议、活动或是调研,总局工商报社和光彩杂志驻点娄底采访宣传,省工商局将娄底市局树立为多项工作的先进典型,多个现场会、观摩会、全省系统会放在娄底召开,兄弟市州乃至外省工商同仁纷纷前来学习取经。2003年,时任市委书记蔡力峰提出了6个“全力支持”工商部门工作,娄底工商达到鼎盛时期。2004年,娄底市工商局获国家工商总局、人事部共同表彰为“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第三阶段:改革奋进期 (2012年一2018年,服务和促进“五位一体”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

  改革、奋进是这时期的关键词

  商事制度改革日新月异,成为政府简政放权的“先手棋”标志事件: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娄底工商行政管理进入改革新时期。2013年2月,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工商登记制度。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是年3月1日,娄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市范围启动,正式拉开改革的序幕,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前置审批项目,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2015年10月1日,娄底市实施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2016年10月1日,在“三证合一”的基础上,又实施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是年12月1日,实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两证整合”。2017年娄底工商部门全面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颁发电子营业执照、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管理、“多证合一”等改革。2018年娄底工商部门推进“证照分离”和深化“多证合一”改革、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工商登记便利化改革,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事中事后监管改革稳步推进,开启新时期工商监管执法新征程:

  2013年12月,国家工商总局提出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2014年10月1日,《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正式施行,强化信用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2016年9月,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16年12月22日,启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国一张网”正式开通。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从资金、财税、信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娄底工商部门对上述改革均有方案有措施,改革有成效。2017年娄底工商部门推动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部署开展八大专项整治行动,是年,国家局授予娄底市局为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娄底工商部门推进“一查”“两反”“四打”工作。

  4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一个平淡的时间段,但对于娄底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的进程,却是改革阵痛与浴火重生的40年----历经多次省垂直管理的多次上收和下放,从放手办市场到管办脱钩,从“工商税”到“工商两费”再到全面停止收费,从市场准入严进把关到宽进严管,从食品监管职能划转到机构调整……,等等。回望来时的路,全市系统上下无不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无私奉献的服务境界、戮力同心的监管意志、锐意进取的工商文化。市工商局先后获得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集体、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等300多项荣誉。

  改革的阵痛与快意换来脱胎换骨的工商形象

  建局伊始,以收费起家,2008年停收“两费”,2011年,几乎免除了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在设立、变更、年检等各方面的费用,每年免除个体工商户6000多万费用,这相当于给当时全市6万多户个体工商户每年每户发一个1000元的红包。这是工商人放弃部门的小利益,顾及大局的结果。从此全体工商干部彻底吃上了“皇粮”,把主要精力转到监管服务各类市场主体上来。2011年10月,国务院宣布取消已实行12年的省以下工商部门垂直管理制度,重新改为属地化管理。此后四年,全市1300多名工商干部在准备和等待改革中承受着分离的阵痛、调整的迷茫、职能划转的彷徨。2015年11月,市政府出台《关于调整市县工商、质监部门行政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工商部门正式下放地方管理。在体制下放之前,市工商局划转了食品监管的职能职责和机构人员。改革完成后,市工商局现有在职人员240人;市局设22个科室、两个分局、9个工商所。一个政治过硬,精干团结,全力净化市场、服务经济建设的行政执法部门终于浴火重生。

  40年的贴心奉献换来市场主体的爆发式增长

  为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成长,全市系统设立了工商联络员制度,开展行政指导服务。每一名工商干部与企业、个体户结对帮扶,到现场解困,实现“零距离”服务。对违法情节较轻、无严重后果的,督促其限期改正,不作行政处罚。40年来,全市系统上门服务企业达数万人次,先后指导帮助3000多家企业、个体户纠正违法行为;指导完成个转企近2万户;上门办理股权出质、动产抵押登记,帮助企业获得贷款数百亿元;成功推荐申报13件驰名商标,数百件著名商标,全市有效商标达7200多件,取得历史性突破。为提振了消费信心,全市系统积极开展消费维权服务。40年里,建设数百家消费维权服务站,上万多件消费纠纷得到就地解决;对医药等20多个行业进行了消费者评议,督促整改二百多个问题;12315指挥中心系统和各级消费者协会受理和处理群众消费投诉举报达数万起,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之巨。娄底市消委荣获“全国工商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先进集体”。1300多名干部的一心服务、倾心付出,迎来了各类市场主体呈井喷式发展,仅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以来至今,就新培育登记市场主体12万户,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

  40年的栉风沐雨换来市场秩序的有序运转

  娄底工商人身上充满着一种令人震慑的监管力量。娄底曾是全国挂牌督办的传销重灾区,工商部门重拳出击,震慑着传销违法犯罪行为。累计捣毁传销窝点数千个,劝返遣散传销人员上万人,刑拘传销骨干数百人,为娄底市成功摘掉了全国传销挂牌督办的牌子;娄底工商人身上彰显着一种执着的监管精神。40年来,全市系统持续开展清理取缔无照经营、虚假违法广告、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商标侵权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多数万起;娄底工商人身上体现着一种净化市场的担当。40年来,全市系统捣毁制假售假窝点上万个,查处此类案件数万件,没收假冒伪劣、不合格商品几十万个;查处不合格农资化肥数百吨、假冒伪劣种子数千斤。被评为全国工商系统打击假冒伪劣、打击虚假违法广告等“两打”工作先进集体。

  40年的千锤百炼换来精干向上的工商队伍

  工商文化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法治与人文、制度与理念相互交融的精神体现。娄底工商文化因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而别具一格,宛如一朵奇葩绽放在孙水、涟水之间。以研精钩深、学以致用为精神追求的“求索”文化。撰写的论文连续8年被省工商局评为一等奖;政务信息连续3年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连续8年编辑出版《工商民生》专版。以锐意进取、不甘人后为精神追求的“创新”文化。推行工商所视频考勤管理,开展网上科局长答疑,建立专家人才库,开展“送经典案例下基层”巡回教学,推行学习考试考核等“四个一”的学习模式。以严格自律、乐于奉献为精神追求的“体验”文化。组织干部体验不同人生、净化干部心灵。比如把建整扶贫村辟为思想教育基地,组织党团员前去体验生活,组织干部职工到监狱开展警示教育,领导带队与基层工商所干部同吃同住同劳动。以薪火相传、延续不断为精神追求的“传承”文化。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文体竞赛和知识竞赛活动,这一薪火相传、延续不断的文化活动已经坚持了20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张喜群局长为首的党组一班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整顿队伍作风、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执纪问责,在全局营造了遵纪守法、团结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并把它具体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监管、加强服务、搞好队伍建设,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力争把全市工商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饱受磨砺,浴火重生的娄底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已再次荣耀起航……

  (作者:李纪南 罗达意)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李纪南 罗达意

编辑:刘郁蕾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2018/12/29/480292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