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美中国·生态赣鄱”走进定南:稀土大县奏响绿色进行曲

来源:红网 作者:杨斌 编辑:刘威成 2017-08-23 23:07:58
时刻新闻
—分享—

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让定南成为户外爱好者的“徒步天堂”。

客家建筑明珠——定南明远第围。

优良的生态环境让定南全域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定南县千亩茭白产业基地成为当地百姓的“绿色银行”。

  红网时刻定南8月23日讯(记者 杨斌)生态文明建设催生发展新动能新活力,经济转型发展呵护青山绿水常在。8月23日,“大美中国·生态赣鄱——全国重点新闻网站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西赣州启动后,来自中央、泛珠三角区域、江西省市的近四十家媒体,走进首站——赣州南大门定南县,探寻定南发展绿色生态文明的心得与思索。

  优化产业结构绿色发展势头正酣

  定南地处江西省最南端,与广东和平县山水相连,是原中央苏区县、东江源区县。同时,它还是闻名全球的稀土大县,境内稀土品种多、品位高。

  “定南要GDP,要投资,要发展,更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定南县委、县政府的发展共识。

  为此,定南优化产业结构,改变以往粗放的稀土开采、原材料出口方式,启动编制首位产业(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应用)发展规划,推进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应用产业基地建设。促成鑫磊稀土“靠大引强”,成功与北汽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合作,并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加快建设中国(定南)智能助残科技城、砺剑军民融合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同时,立足丰富的石墨矿资源,敏锐抓住石墨烯产业对转型升级的巨大作用,积极规划建设石墨烯产业园。

  “频繁的动作下,是定南着力打造赣州南部工业经济重要增长极的雄心。”定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叶富安表示。

  在打好“矿产资源牌”的同时,定南县还注重生态建设带来的“裂变效应”,生态旅游日渐火爆,乡村旅游逐渐升温,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0万人次以上。

  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的赣南客家建筑——定南明远第围,历经沧桑的围屋,固若金汤的防御,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赣南众多客家围屋中大放异彩,成为定南的又一张“名片”,也成为定南工业+旅游的重要支撑。

  “引智+引资”,创政企共赢新思路

  “别小看这台机器,它可是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率的‘净水高手’,出水水质达一级A标准,且由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运行动力,基本实现零成本运行。”在定南县龙塘镇龙塘新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站,从广州返乡创业的游子郭铁成一边在净水池边查看机器,一边向采访团介绍说。

  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郭铁成,进过车间,跑过业务,做过企业高管,创办过食品加工企业和装潢公司……几经摸爬滚打后,事业上小有成就的他,却选择把环保产业作为终生的事业。2011年,郭铁成创办了广州威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在新一届定南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定南秉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道路上推陈纳新,打响生态民生攻坚战。

  郭铁成认识到,为家乡绿水青山事业做贡献的机会即将来临。2016年,在郭铁成的“牵线”下,定南县邀请了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四位环境学专家来到“定南大讲堂”,向350余名干部职工作环境保护专题讲座。2017年4月,郭铁成在定南龙塘新村建设的村镇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基地,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一条政府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污水治理,且适合政商“共赢”的环保治理新路子就此铺开,循着这一发展方向,郭铁成实现回报和扎根家乡环保事业的梦想越来越近。

  实施废弃矿山治理,实现碧水蓝天

  在定南县富田废弃稀土矿山综合治理项目所在地,采访团看到沟壑纵横的0.42平方公里矿区,通过实施地形整治、护坡绿化后,变成了一座“花果山”,不仅减少对东江源水质的影响,还为当地新增了近两千亩工业用地。

  “这些山坡过去是采矿场的废弃矿山,十分荒凉。近几年,政府通过治理,造起了生态景观林,恢复了生态。”定南县矿管局潘汉洪告诉记者,如今的矿山已重现山水自然之美。

  守住“金山银山”的同时,也创造出“绿水青山”,是每一个定南人的梦想。为充分激发群众保护环境的热情,实现生态效益与增收致富“双赢”的目的,定南县在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予以帮扶,鼓励农民充分利用荒山荒地种植油茶、苗木等,最大限度地把绿化环境转化成群众的自发行为。

  目前,该县已发展油茶林面积8.6万亩,其中新造高产油茶林面积5.3万亩,建立集中连片500亩以上高标准油茶示范基地达21个。

来源:红网

作者:杨斌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ontent/2017/08/23/48133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