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融媒体看江西丨绿色生态底色让新干航电枢纽有点酷

来源:红网 作者:刘秋平 编辑:向宏鑫 2019-04-25 10:46:39
时刻新闻
—分享—

鱼道.jpg

新干航电枢纽右岸滩地上的仿自然生态鱼道。

新干.jpg

新干航电枢纽航拍图。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刘秋平 吉安报道

四月底的江西一派繁花似锦,天气已然十分火热,建设者们热火朝天,新干航电枢纽建设正酣。4月24日,红网时刻记者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9全国融媒体看江西”采访团来到新干航电枢纽工程项目现场,见识这一工程的雄姿。

新干航电枢纽是江西省和交通运输部“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38.45亿元,截至2019年4月15日,累计完成投资34.4亿元,占总投资额的89.5%。项目建成后将对改善赣江通航条件,适应水运货运量增长和船舶大型化的要求,落实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有效利用水资源发挥综合效益,促进赣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方便两岸群众交通出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赣江未来水上旅游创造条件。

仿自然生态鱼道 保河流生态平衡

航电枢纽可提升水运通航能力和发电能力,但同时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分隔,会导致河段水生环境发生变化。鉴于此,新干航电枢纽工程打造了全国首个航电枢纽工程仿自然生态鱼道,真正还鱼儿一条畅通无阻的水域。

“我们施工的仿真生态鱼道最大的特点就是生态段和混凝土段的有效衔接,天然鹅卵石层层附着,不仅可以保护赣江渔业资源,减小闸坝对河流生态的负面影响,也为鱼类提供新的应用研究方向。”施工单位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新干项目总工程师舒磊说道。

据介绍,该鱼道是模拟天然河流的一种鱼道布置方式,总长度1042米,进、出口均布置检修闸门,中间设置鱼道观察室,穿土坝位置设置了挡洪闸门。鱼道采用人工堆石将鱼道沿程分隔形成一个个水池以消减鱼道上下游水头差,池间落差6.04cm,每级池室留有过鱼口。

生态枢纽呼之欲出

水生态环境怎么样?江中的鱼最能说明。为了有效保护鱼类资源,达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要求,项目办联合设计单位经多次论证,并进行了鱼道模型试验,确保该仿自然生态鱼道的可实施性。同时设计了人工渔业增殖站,引进了一套技术先进、可靠的全自动污水处理系统,竭力保护赣江鱼类资源和水生态环境。

浩瀚广阔的赣江上,新干航电枢纽如卧龙横江,洪流从水闸泻出,波涛汹涌。在电站右岸滩地上,仿生鱼道这道特殊的旁路水道显得十分独特,其两侧正在进行绿化美化。鱼道范围内设计建设有观景亭、人行小道、石凳、拱桥、植树绿化等,一处兼顾休闲娱乐的景观场所初具雏形。

该枢纽预计2019年底建成。美观、生态、人文、绿色的设计理念,赋予了这座生态枢纽更多的魅力,着实令人期待其最终的样子。

来源:红网

作者:刘秋平

编辑:向宏鑫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ontent/2019/04/25/538909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