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非洲”②|荒凉的撒哈拉曾是水草肥美的绿洲

来源:红网 作者:许敏 编辑:李丽 2019-06-18 11:51:21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今年6月底,湖南首个国际级的经贸活动——中非经贸博览会将在长沙举行。为揭开非洲的神秘面纱、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风光,红网·时刻6月13日推出《最非洲》栏目,盘点非洲的世界之最,从跨国家、跨地域的层面,展现非洲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红网时刻记者 许敏 综合报道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本是荒凉孤寂的撒哈拉大沙漠,经作家三毛的形容,立刻变得唯美浪漫起来。这句名言,也成了这片热土广为流传的广告语。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北回归线横穿其中,因气候条件极其恶劣,被称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它面积为906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更为严重的是,它的面积还在逐步扩大。今年3月,英国《每日邮报》就曾报道,伴随全球气温升高,科学家发现,一个世纪以来,撒哈拉沙漠面积已扩大了10%以上。

2014年2月24日,摩洛哥撒哈拉沙漠的驼队。.jpg

2014年2月24日,摩洛哥撒哈拉沙漠的驼队。

在这里,放眼望去,只能看到烈日灼灼,万里黄沙,热气蒸腾,植被稀少,毫无生命迹象。

曾有句名言说:“如果你恨一个人,带他去沙漠,因为那里险象丛生,艰苦如地狱。”

但这句话还有后半句,“如果你爱一个人,带他去沙漠,那里气象开阔,美如天堂。”

这或许就是撒哈拉大沙漠的魅力,神秘荒凉又充满敬畏,吸引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游客,一探究竟。

去过撒哈拉的人,都会被大自然的力量所折服,那种震撼人心的美,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类的渺小。

清晨,牧民悠长的吆喝声划破宁静。远处,黄沙与天空接壤的地方,一颗红色的球,慢慢地挤出沙层,发出耀眼的光芒。接着,整个撒哈拉醒了,逐渐热闹起来、欢腾起来。

夜晚,明月高悬,繁星闪耀,带着余温的黄沙也渐渐疲倦。在万籁俱寂的浩宇,唯有沙海和星空相伴,让人感觉,在茫茫的时空荒原里,人也如这沙砾一般,不足为道。

撒哈拉沙漠的星空。.jpg

撒哈拉沙漠的星空。

沧海桑田,世事多变。

虽然,在阿拉伯语里,“撒哈拉”一开始就意为“大荒漠”。但在数万年前,这里却是芳草萋萋的绿洲。撒哈拉岩画可以作证。

1850年,德国探险家巴尔斯在撒哈拉沙漠考察时,无意间发现岩壁上刻有鸵鸟、水牛和形态多样的人物画像。

800多年后,一支法国骑兵队在沙漠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尔高原发现了长达数公里的壁画群。

这些壁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刻画了远古时期人们生活的场景。

壁画中可见水牛、大象、河马和犀牛等逐水草而居的动物,还有人物使用棍棒、斧头、弓箭打猎的样子。史前文明的中后期,甚至还能看到打磨加工的石斧、石磨和箭头,甚至出现了马、骆驼和大规模的农业。由此可见,在数万年前,撒哈拉这片土地有河流、苍山、绿草和牛群,是一片生命力旺盛的人居之地。

然而,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这里的绿树越来越少,黄沙开始侵袭,久而久之形成了遍地飞沙的死亡之地。

英男子历时6天颠球25万次 穿越近百公里撒哈拉沙漠.jpg

英男子历时6天颠球25万次,穿越近百公里撒哈拉沙漠。

许多人都很好奇,黄沙之下到底是什么。

一些专家推测,如果沿着撒哈拉一直往下挖,首先会挖到坚硬的岩石圈,然后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地质层,每一层都有一段漫长的历史,如果再继续挖,说不定还能看到古老城池,以及丰富的地下淡水。如果这些淡水资源能得到有效利用,或许能看到沙漠变绿洲的那一天。

撒哈拉大沙漠就是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荒凉又热情,凶险又开阔,浩瀚又细腻,它书写着非洲沃土的神秘和传奇,成为这里最为耀眼的名片之一。

延伸阅读

“最非洲”①|世界第一长的尼罗河有风光也有忧伤

来源:红网

作者:许敏

编辑:李丽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ontent/2019/06/18/559736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