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杨朝文 综合报道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人口大国,政府通过稳步实施“增长与转型计划”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是非洲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埃塞俄比亚国内药品产能有限,约85%的需求通过进口解决,总值超5亿美元,给民生医疗卫生保障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响应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重庆三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把企业发展同助力非洲发展紧密结合,采用自筹资金的方式,投入8500万美元在埃塞俄比亚建立了三圣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圣药业”),生产维生素类、胃肠道类、抗结核类、解热镇痛类、抗病毒抗感染类基础药品,设计产能固体制剂50亿片 / 粒、大容量注射剂1000万袋、小容量注射剂3亿支。完全建成投产后,这里将成为包括医药原料药和多种制剂产品的制造基地,是埃塞俄比亚拥有相对完整医药生产线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医药企业。
三圣药业在埃塞俄比亚落地后,将企业融入当地,实现本土化作为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在当地创造300多个就业岗位、员工本土化率超90%,在生产、研发、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引进高素质当地人才,让其与中国员工混岗工作,并从中选派先进员工到中国培训,以便尽快让当地员工掌握相关技能,使其成长为技术或管理骨干,最终可以自主开展生产和管理活动。
三圣药业成为埃塞俄比亚第一家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弥补了埃塞俄比亚医药产业部分生产缺项,结束了埃塞俄比亚没有大型综合性现代化药品生产企业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埃塞俄比亚缺医少药的困境。同时,企业生产线全部投入运行后,不仅可以在当地创造近千个就业岗位,各类药品在满足埃塞俄比亚国内需求后,还可以实现50%产品出口,可创汇约4000万美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埃塞俄比亚外汇短缺,并每年为当地创造2亿比尔以上的税收收入。
目前。三圣药业还与南北苏丹、索马里、乌干达等国的经销商建立了联系,并考察埃及、肯尼亚、吉布提等国市场,正以“贸易先行、投资跟进”的模式深度了解其投资环境,发现新的投资机会,希望将“埃塞三圣”模式复制推广成为“非洲三圣”模式。
来源:红网
作者:杨朝文
编辑:李丽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