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模范退役军人丨曾国和:身残志坚 初心不改反哺社会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编辑:肖拓 2019-08-14 20:04:29
时刻新闻
—分享—

DSC_2363.jpg

2019年7月26日,曾国和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编者按:一朝戎马洒热血,一生信念记心间。湖南省18人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3家单位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2人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

脱下戎装,奉献地方。他们秉承军队的光荣传统,在不同的岗位继续发热发光。即日起,红网时刻聚焦湖南退役军人,讲述他们的初心故事、责任和担当。

红网时刻记者 汪衡 实习生 欧婷 邵阳报道

在洞口县,曾国和算是一个“明星人物”,办企业,开学校,帮助残疾人和退役军人就业……

谈起曾国和,邵阳市洞口县城刘氏盲人保健按摩中心老板刘付球心中充满了感激。14岁就双目失明的他,正是因为曾国和开办的盲人按摩学校而改变他今后的一生。

曾国和,洞口县高沙镇人,1976年参军,1978年在部队执行任务中不幸负伤,致成重残,1980年退役,享受国家终身供养。退役回家后,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创办了学校和企业,自己致富的同时还不忘帮助残疾人和退伍军人就业。

微信截图_20190814171416.jpg

曾国和部分荣誉证书。

身残志坚,办企业助残疾人就业

曾国和家中有一沓荣誉证书和关于他事迹报道的报纸,其中有三张喜报引起了红网时刻记者的注意。三张喜报分别是曾国和1977年、1978年被评为“学习雷锋积极分子”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三等功”。

谈起三张喜报背后的故事,曾国和十分自豪。当时他正在内蒙古修建铁路,因为表现突出而获得了第一张喜报。第二年,因为执行凿岩放炮工程中不幸负伤,致成重残,他获得了第二张和第三张喜报。

因为那次负伤,现在曾国和的头部、脸部还留有疤痕,手臂内镶着钢板。退役回家后,看到一些残疾人就业困难,他内心十分挣扎。

通过他不断努力,1984年3月,曾国和在高沙镇办起了洞口县第一家福利米粉厂,然后安置了11名聋哑残疾人。在米粉厂成立后,他既做管理员,又做员工,经常累得喘不过气来。

“我受伤后,才更知道残疾人生活不易。”曾国和回忆说,当时他看到厂子里的残疾人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有了保障后,他内心十分开心,这份开心远远超过米粉厂的盈利。

随着福利米粉厂的成功,1987年,曾国和又在高沙镇办起一家盲人按摩学校。“盲人更需要关注。”曾国和说,当时为了扩大盲人学校的规模,他想了很多办法。

苦心人天不负。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名盲人学员先后前来学按摩技术,学成后,有的在他的按摩诊所就业,有的回乡自己开办按摩诊所。现在,他培养出来的学员在全国开办了按摩诊所达80余家。

为了解决退伍军人就业难问题,从1992年开始,曾国和又组织一批退伍军人和青壮劳力,四处承包工程,先后承建了高速公路、市县道以及村级水泥路硬化工程计100多公里,全被认可为优良工程,带动100多名退役军人就业。

DSC_2369.jpg

一个军礼,曾国和作为退役军人初心不改。

热心公益,初心不改反哺社会

1990年,已经退伍数年的军人杨恢聪,由于在部队学了一身的修车本领,想创业开个修车行又没有本钱。在他一筹莫展时,得知情况的曾国和给他送来了2万元钱,“我们非亲非故的,在那个年代借我那么多钱,真的让我非常感动。”时间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那份感动依旧那么清晰的留在杨恢聪的心里。

目前,曾国和所办的企业和学校因种种原因而关闭,如今的他却成为了社区“金牌调解员”,哪户家中发生了什么矛盾,遇到了什么困难,他都主动帮忙解决,献计献策。

曾国和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光荣传统,时刻不忘社会责任,关注爱心事业。2008年汶川地震他慷慨解囊捐款4000元。2009年,他了解到高沙镇洪田村小学办公条件较差,马上出资5000余元定做了50套办公桌椅送到学校,同时还送去了1万元现金维修教室的基础设施。去年他又带头捐了10000元帮助条件差的退伍军人和贫困学生。

曾国和退伍不褪色,乐于助人,带领退伍军人、残疾人追梦的事迹得到社会广泛认可。2003年、2006年被评为省“优抚先进对象”;2016年又评为湖南省“优秀退伍军人”;2001年和2018年分别被评为邵阳市“优秀残疾军人”“优秀退伍军人”;2018年又被评为“湖南省优秀退伍军人”;2019年7月26日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ontent/2019/08/14/581301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