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刻观察丨每年千余人死于警察暴力执法,美国怎么了?

来源:红网 作者:张立 编辑:肖拓 2020-06-09 21:29:37
时刻新闻
—分享—




因为“乔治·弗洛伊德之死”抗议警察暴力和种族歧视,而席卷全美的示威活动仍在继续。

当地时间6月8日,涉事警察德雷克·肖万通过视频出席了首个法庭听证会。目前他被指控二级谋杀和二级故意杀人罪。德雷克·肖万和他的律师在听证会上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但也没有表示认罪。

长期以来,警察暴力和种族歧视是美国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病灶”不除,美国只能在“枪杀-抗议”的怪圈中越陷越深。

图为德雷克·肖万。

事件回顾

5月25日,在明尼苏达州最大城市明尼阿波利斯,警方人员在拘捕治·弗洛伊德时,警察德雷克·肖万用膝盖持续压迫乔治·弗洛伊德颈部将近9分钟,其间乔治·弗洛伊德不断说“我无法呼吸”,随后死亡。这一事件在美国引发全国性示威活动。



每年千余人死于暴力执法


警察极少被定罪


引发众怒的涉事警察德雷克·肖万,能否最终被定罪,仍然不得而知。事实上,在过去数年时间里,美国发生了多起警察暴力执法导致非洲裔公民死亡的事件,而涉事警察大多没有得到法律的制裁。

根据《纽约时报》公布的数据,从2013年至2019年,每年都有至少1000名美国人死于警察暴力执法。尽管如此,因过度使用武力而被定罪的警察却极少。美国“警察暴力执法地图”组织称,从2013到2019年,99%的执法致死案件没有人被定罪。

联合国非洲裔问题专家工作组主席松加三世曾发表声明表示,美国警察对非裔美国人过度使用武力的现象之所以经常发生,就是因为“缺少对此类杀人事件涉事者的问责”。

 美国警察军事化


训练课程偏向使用暴力

说到暴力执法,就不得不说美国警察系统的特点之一—军事化。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防授权法案》中规定,军方可以将剩余的武器装备分配给地方,但仅限于禁毒。到了1997年,允许使用武器装备的范畴扩展至反恐等所有执法领域。

此外,美媒发现不光是装备,就连美国警察的训练课程也是偏向于使用暴力,而非处理危机。

根据美国司法部网站公布的最新版美国警察训练课程,使用武器和自我防卫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课时,分别是70小时和60小时,而危机解决的课时由于太少甚至没有显示在图表中,另据美国Vox新闻网的调查,美国警察训练课程中,危机解决只有8个小时的课时。

暴力执法的背后


警察的“有限豁免”权


在警察暴力执法问题背后,法制土壤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自卫权,后者能够合法持有致命枪械,这在客观上导致警察在工作时有很大的危险性,给予他们用武力自卫以正当的理由。

根据国会在1871年通过的《民权法》,公民有权对侵犯其宪法权利的警察提起诉讼。但在一百多年后,最高法院裁定,如果警察的行为没有违反“明确规定”(clearly established)的权利,那么他们就能获得有限豁免。换句话说,只要之前法院未有裁定警察违宪行为的先例,那么同行们的类似违宪行为仍然可免于诉讼。

这项有关“明确确立权利”的原则,并未在《民权法》或《美国法典》中体现,却一直有效。去年一名乔治亚州警察在试图射杀一只宠物狗时误杀了一名10岁男孩,就因为受“有限豁免”原则保护而免于被起诉。

执法的种族歧视


对少数族裔的过分罪行化

数据显示,美国的拘捕率远高于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而在那些被逮捕人当中,美国黑人更有可能遭受暴力执法。根据2016年发表在《美国健康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黑人男性被警察干预致死的可能性比白人男性高出近三倍。

舆论认为,美国种族歧视背后存在着政府的长期缺位,改革难以推进。即使没有致死悲剧,暴力执法、过度执法,以及在执法过程中针对少数族裔的过分罪行化、动辄监禁等问题,都令美国的所谓“民主”“人权”锈迹斑斑。忽视种族问题,放任司法不公,美国只能在“枪杀-抗议”的怪圈中越陷越深。


知多点






美国谋杀等级怎么划分?

美国既有联邦立法,也有州一级的立法。在联邦立法和大多数州立法中,只有一级和二级谋杀,一级谋杀罪行更为严重。在明尼苏达、佛罗里达、宾夕法尼亚这3个州,立法按照罪行由重至轻设有一级、二级和三级谋杀。

就明尼苏达州立法而言,一级谋杀指犯罪者蓄意杀害被害人,二级谋杀指临时起意故意杀人但并无提前计划,三级谋杀则指罪犯无意杀人但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明尼苏达州没有死刑,因此对一级谋杀罪定罪时,所对应的最严厉的刑罚是终身监禁,对应二级谋杀罪最长40年有期徒刑,而对应三级谋杀罪最长25年有期徒刑,以及最高4万美元的罚款。

来源:红网

作者:张立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ontent/2020/06/09/732510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