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公布的《202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韩国的总和生育率在世界19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倒数第一,数值为1.1,不到世界平均水平2.4的一半。
总和生育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平均的生育子女数。如果韩国这一趋势不变,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不可避免。
为什么韩国的总和生育率如此之低?无非两点——生不起、不想生。
韩国每年出生人口。
“生不起”孩子
房价高昂、就业压力大、职场竞争激烈、工作时间长、抚养孩子成本高,等等,这些压力促使年轻人选择不生——甚至选择不婚不恋。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叫“生不起”:“就算生得起,养不起;养得起,学不起;学得起,娶不起;娶得起,生不起……”
韩国虽然是GDP意义上的“发达国家”,但这些财富大多落入了财阀手中,贫富差距极大。普通人则承受着高昂的物价,随时担心在竞争中被淘汰,焦虑情绪很重。
这两年连续扬名国际的韩国电影《燃烧》《寄生虫》聚焦的都是阶层固化这一点。
虽然政府规定女性有3个月的带薪产假,最多可以休到一年,但事实上,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敢休这些产假,因为担心离开公司太久,回来时就没有位置了。
而都市里的中产父母们,为了增强孩子的职场竞争力,避免其落入更低阶层,就不得不加入激烈的教育竞赛,确保孩子的“高级打工权”。
纪录片《学习的背叛》中介绍,韩国高中生平均每天有12个小时忙于作业,超过七成的学生表示休息一下就会有“罪恶感”。
在首尔的中产阶层中,孩子每月耗费的补习费用,经常能占到大企业月薪的一半。
“不想生”孩子
除了“生不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想生”,尤其对女性而言。
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掌握生育的自主权,是现代社会典型现象,也是全球的普遍现象。
但是,同为独立女性,为什么东亚城市里的生育意愿会低于很多欧美城市 ?
由于现代化在东亚社会进行得太快,带来了两个看似矛盾的后果:一方面,它鼓励女性进入职场,去成就自我;另一方面,传统的家长制和男权结构却保留了下来。
两相冲突,带来的结果就是东亚社会对女性在生育上的支持严重不足,自然就会引来“女性的复仇”——韩国媒体将其形象地称为“生育罢工”。
而在欧美的发达国家,同样有女性不想结婚的现象,但社会对非婚生育、对单亲妈妈、领养家庭,提供了多样的支撑——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包括法律和社会意识上的尊重。比如在法国和英国,非婚生育率在40年内从 6%-8%攀升到了40%-42%。丹麦一项统计中,2010年后出生的婴儿超过35%都是非婚生子。
不仅不想生孩子,甚至不想恋爱结婚
韩国近年来不断走低的结婚率。
韩国统计厅今年3月发布的资料显示,2019年韩国的结婚率(每1000人中的初婚和再婚登记总数)为4.7%,登记数为23.92万对,跌至1970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另据韩国统计厅2018年的数据,13岁以上韩国人中有超过一半认为,婚姻只是人生的选择项而非必选项,认为应该结婚的比例由2012年的62.7%跌至2018年的48.1%,首次跌破50%。
另外韩国偶像剧文化十分盛行,主人公多是帅哥美女,生活高端精致,它给年轻人提供了解压的幻想,但同时也拉高了择偶标准,好像不遇到那样的人、不过上那样的生活,就不值得走入一段婚姻。
BBC曾采访一些韩国的未婚女性:“为什么你不结婚生孩子?”在收到的答案里,最显著的一个理由是:她们不想因此降低生活质量。
政府扶持达不到民众需求
为了应对人口危机,新世纪以来,韩国政府就不断加码政策。韩国《中央日报》称,自2006年以来,政府颁布的生育奖励政策多达100余项。
当前韩国生育两个孩子的家庭,直接获得的补助金约为2280万韩元(1.9万美元),还有包括医疗减免、托儿所免费、带薪育儿休假、减免购房税等福利,不过这些钱显然是没起到任何作用。
“政府的补贴无法让女性相信生孩子是个快乐的选择。”韩媒评论道。
红网时刻 刘良骏 整理报道
资料来源:央视网 人民网 澎湃新闻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刘良骏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