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女士和大学同学聚会。她要求服务员提供公筷,此言一出,一大桌子同学中有人露出了诧异的眼神:“都是熟人,又没人得传染病,哪里需要用公筷嘛……”记者在几家中餐厅对食客进行了随机访问,在被访的25人中,有22位市民明确表示平时并没有使用公筷的习惯。“嫌麻烦”和“不习惯”是最多的理由。(7月30日《重庆晨报》)
萌说新语:
萌说新语,不得不语,我是田萌。有人觉得使用公筷矫情,还嫌麻烦。但是疫情当前,使用公筷也是一种避免交叉传染的手段,这怎么能说矫情了呢?像“禁止随地大小便”“禁止随地乱吐痰”“禁止随地乱扔垃圾”这些规定,一开始大家也觉得很麻烦,但是后来不也是逐渐适应了吗?任何文明习惯的建立都是由“麻烦”到“不麻烦”的转变。围桌吃饭,拿起公筷的确比使用私筷多一点“麻烦”。不过为了文明习惯,这种“麻烦”还是多一点好!
来源:红网
作者:田萌 黄西蓉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