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把每个节日都过成情人节的现在,七夕成了当之无愧的“中国情人节”。但是,比起秀恩爱,七夕“乞巧”这一习俗其实更加源远流长。
乞巧,中国岁时风俗,农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传统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2016年8月7日,广东省惠州市,时值七夕来临,惠州汉服社上百名身着汉族传统服饰的男女齐聚水东院子,用最经典的生活方式向传统文化致敬。投针验巧、手制乞巧饼、龙眼树挂灯、焚香拜魁…… 古色古香的活动,加上现场清一色的传统服饰装扮,让置身水东院子的人如同“穿越”。
2016年8月7日,广东省惠州市,时值七夕来临,惠州汉服社上百名身着汉族传统服饰的男女齐聚水东院子,用最经典的生活方式向传统文化致敬。投针验巧、手制乞巧饼、龙眼树挂灯、焚香拜魁…… 古色古香的活动,加上现场清一色的传统服饰装扮,让置身水东院子的人如同“穿越”。
2016年8月9日,西安。一名身着汉服的少女(中)在汉城湖畔大凤阁礼拜织女的环节中读祭文,过传统七夕节。
2017年8月27日,南京,牵红线、巧点额妆、绣香包、浮针验巧、穿针乞巧,30名汉服爱好者用“乞巧”方式迎接“七夕”节。
2017年七夕节,广州天河珠村祠堂中展示的乞巧手工艺品。
来源:红网
编辑:冯竞萱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