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凡尔赛学”:“人设重生”的流动盛宴

来源:红网 作者:胡冲 编辑:刘经纶 2020-11-15 19:16:59
时刻新闻
—分享—

这几天,一种用无奈语气在不经意间秀优越感的“高级”文体“凡尔赛学”(简称“凡学”)遭到了人们的疯狂吐槽和戏仿。

2b6ea513614ea797d5dbb4f37d97c46.png

事情起因于11月7日中午,一位叫“蒙淇淇”的博主的发布了一条微博,宣称自己以每月两万五的薪水雇佣一名规矩且有水平的保姆,这条炫富的文案很快就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好奇心,并被迅速传播。

3333.jpg

“凡尔赛”之名出自日漫《凡尔赛玫瑰》,“凡学”被豆瓣“凡尔赛学研习小组”定义为“一种表演高级人生的精神”,该小组称其是“把侵扰日常生活的炫耀加自恋型人格的毒用一种滑稽化的方式排解掉”。

有网友将“凡学”叙事的特征描述为:一、明贬暗褒,重在炫耀;二、自问自答;三、善用第三人称视角。

4c7301b0d1a47b6b5cb1e40c6a393ca.jpg

而一位研究者更是将“凡学”分为三类:女性凡尔赛、职场人凡尔赛以及精英凡尔赛。他指出,女性凡尔赛活跃在小红书,主要秀的是物质上的“凡”;职场人凡尔赛的聚集地是脉脉,通过晒财产情况,职级情况获得关注;而精英凡尔赛是最高级的“凡”,一种注重“超凡脱俗”,以精神世界为主要炫耀资本的“凡”,多见于知乎。

86.png

在“两万五雇保姆”发酵后,大众对“蒙淇淇”文本的消费,带有几分“狂欢诗学”色彩。社交媒体平台充斥着对“凡学”的冷嘲热讽,而一些社会学经典著作,比如《有闲阶级论》《风险社会》等等,也从冷僻的角落走出来,充当解构“凡学”的思想利器。人们更是把伪贵族式炫富通通打入“凡学”,热门影视剧的桥段、知名支持人的某些言论,被重新赋予了“凡学”解读。亦舒的港女小说和郭敬明《小时代》系列小说因大量出现奢侈品名和踩低捧高叙事也被笼统地归纳进新“凡尔赛文学”的讨论中,“蒙淇淇”的北京别墅、郭敬明水泥味浦东和亦舒的香港在地域上完成了“凡尔赛学”对全国的地域辐射。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中认为数字化社会关系为感到孤独却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束缚的当代人制造了一种幻觉,社交网络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单薄社交”。互联网社交并不排斥“幻觉”,这给了许多表演者以重塑自我的机会。同时,“流量变现”催生社交网络逐渐秀场化,陌生人社交不断涌现的源动力在于每个平台的都能给人一次“人设重生”的机会,一场流动的盛宴随时随地都在手机里、APP里,立取立食。

波普艺术领军人安迪·沃霍尔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曾断言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凡尔赛文学”不是文学,秀的也不是普通人的生活。主人公们搭建出来的,是一个用各种消费符号堆砌出来的海市蜃楼,在多圈层社会,留给他们或她们的可能不到15分钟,热沙冷却。

来源:红网

作者:胡冲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ontent/2020/11/15/85854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