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沉睡近5000年的三星堆遗址又上新了,6个“祭祀坑”中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每一件都是国家宝藏。
梦幻、神奇、瑰丽……即便我们将这些词都加诸“三星堆”之上,也不足以形容其神秘和未知,这个仿佛来自“外星人”的文明遗迹,正通过考古工作者的智慧和双手,一步步被复原、唤醒。
《国家宝藏》第三季收官 宝物却源远流长
由央视金牌团队历时两年打造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2017年12月3日在中央三套综艺频道开播以来,就深受观众的喜爱。播出当晚豆瓣评分就高达9.1!它和别的节目的形式不一样,不再是一家言,不再生硬地把宝藏所有的优点一下倾倒给你,而是寓教于乐,让更多的人打开一个全新视野。
2021年2月20日,引爆收视的《国家宝藏》第三季节目宣布收官。此消息一出,互联网上众多粉丝纷纷表达了对该节目的赞许与不舍。每一期节目中,都会有三件“国宝”与观众分享它们的故事与其背后所蕴藏的中华文化,采用古人模拟等情景给观众带来“穿越”之感,将文物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入木三分地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最近一期《国家宝藏》中,影视剧女演员刘浩存演绎了一段关于“三星堆”藏品金杖的前世传奇故事,她饰演由金杖化身的精灵,守护鱼国的公主。
早在1929年,四川广汉市一农民燕道诚在地里无意中刨出的玉石坑,让“三星堆”从此受到关注。从1986年至1989年,这三年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功发掘了1号坑和2号坑。30多年前那次发掘工作,让考古队员欣喜若狂,当时一次性提取出了上万件价值连城国宝级文物,包括这根纯金手杖。
把握时代要求,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2020年,我国许多重要考古遗址重启发掘,其中就包括“三星堆”祭祀区。在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日益增强的今天,我们也需要看到,热火朝天的考古事业新局面之下,基层文物保护仍受制于人手人才两缺困境。“缺人”已成困扰我国考古界已久的顽症,许多人认为考古专业很“冷门”,没前途,也没“钱途”。
文物古老悠久,考古学却充满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考古工作者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2020年高考成绩一公布,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就以文科676分的成绩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这件事引发许多人关注。多个省市的考古研究机构纷纷对钟芳蓉表示支持,就连“敦煌女儿”樊锦诗奶奶也写信鼓励她,并赠书给她,一时间,钟芳蓉成为考古圈的“团宠”。
▲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高分报考北大考古系。
▲考古圈小师妹、湖南女孩刘槃,参与“三星堆”三号舱遗址发掘。
同样,在“三星堆”三号舱遗址发掘现场,一位优秀且酷爱考古的湖南姑娘正做着记录工作,她是来自长沙22岁的刘槃。四年前,考入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由于成绩优异,现已顺利保送研究生。喜欢上考古是从初二就开始的,她的考古学启蒙是一本历史探险科普书,书中主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考古学者。也是从那时起,刘槃坚定了要做考古的心,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书中主角那样的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对考古工作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不断增多,考古学不再“冷门”,被越来越多普通大众所熟知,考古成果通过展览展示、文创甚至是直播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学科体系建设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也正是有了他们,上新了“国家宝藏”,让“三星堆”灿烂的古城文明,在数千年后再次重现世界,并带给人们无尽的惊诧、遐想与思考。是他们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红网·燃青年工作室出品)
来源:红网
作者:吴思静
编辑:张立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