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吉祥物Miraitowa机器人(左)及残奥会吉祥物Someity机器人。来源:新华社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拓
因为空场举行比赛,东京奥运会约900亿日元(约53亿人民币)门票收入几乎打水漂,750场比赛97%将空场举办。
东京奥运会要空场举行,那么观众用什么方式参与呢?日前东京奥运会举行了火炬的接力仪式,改在了室内,一个火炬手上台点燃火炬,再交接到下一棒。这样让观众更担心了,真正到了比赛时会有什么替代方式让观众有参与感?
根据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和部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结论,现场观众的缺位确有可能影响运动员们的发挥,甚至改变比赛结果。
观众的存在,在心理层面也有可能对运动员状态产生影响。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研究团队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受访美国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认为“活跃吵闹的观众”,无论态度是否友好,都让他们在比赛中发挥更好。在主场情形下,持上述观点的受访者占比达97%,即便在客场情形下也达到了74%。
7月8日,人们戴着口罩在日本东京街头出行。来源:新华社
当然这种变化其实对于不同的项目肯定是不一样,比如说篮球、足球、排球这种现场氛围对观众调动非常强烈的那种影响成绩肯定会比较大。特别是对于东道主来说,但是像射击射箭这类比较静态的运动,运动员们说不定干扰因素更少,成绩更好。
那么对于这些氛围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的比赛来说,空场比赛有没有替代方案?
设想几下有几种可能性:第一种是用人形立牌,T恤衫放在位上假装有观众;还有一种就是这一年多来很多赛事都特别流行的,放几块大屏幕在上面,观众云上看比赛,这种模式和前者差不多。
7月18日,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抵达东京成田机场。来源:新华社
很多人也在讨论,在场边是不是可以放一些机器人。本届东京奥运会号称是科技奥运,日本就机器人文化也非常盛行,只是一群机器人整齐划一地在那儿给大伙加油打气,不知道运动员心里面作何感想呢?近日,东京奥运会就真的在比赛会场放上了机器人观众,比如在看台布置跳舞机器人来活跃气氛。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于日本东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奥运会将通过线上直播、录制观众自拍、运动员与家人互动,以及播放往届奥运赛场欢呼声等数字化手段,尽可能减小空场比赛对运动员的影响。
尽管东京奥运会绝大多数比赛将“空场”进行已成定局,尽管诸多研究表明缺少现场观众有可能制约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发挥,但对于每一位克服重重困难站上东京奥运赛场的运动员而言,这一趟旅程都倍加珍贵。
来源:综合
作者:肖拓
编辑:张立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