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温天气下,一瓶水很快便见了底。
7月22日开始,我国进入大暑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通常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高温酷热、雨水充沛,“湿热交蒸”往往在此时到达顶峰。
网友调侃说,这么炎热的天气,命都是空调给的。但不得不说的是,在持续高温的天气中,极易发生中暑。中暑看似小问题,但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高温是最危险的自然灾害之一
气象上通常以日最高气温≥35℃为高温天气标准,中国天气网统计了近30年来,我国高温日数分布情况。在我国,高温天气有两个多发区域,一是东南部地区,另一个是新疆和内蒙古西部,全年高温日数一般有15~30天。
以酷热而闻名的吐鲁番,年高温日数达107天,为全国之最。江南部分地区及福建西北部年高温日数可达35天左右。省会级城市中,福州、杭州、海口夏季高温天气最多,均超过了30天。
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高温灾害。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温天气呈明显增多趋势。
200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北部及四川东部、重庆等地出现38~40℃高温,局部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达40~43℃。持续高温使中暑人数明显增多,当年南京日均中暑达300人次。
2006年夏,川渝高温热浪。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当年的8月14日一天重庆就有6000多人中暑。到了次日,中暑人数升至1.4万多人。
2013年我国南方遭遇罕见高温热浪,导致上海、湖北、江苏、江西、浙江等多地出现中暑死亡病例,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人数猛增。根据上海市疾控中心数据,截至当年7月30日上海非职业性中暑死亡患者就已超过10人。
高温影响范围广泛,是最危险的自然灾害之一。
炎炎夏日遭遇中暑怎么办?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引发的一种急症。热射病是中暑里最严重的一种,死亡率达70%。
容易中暑人群包含了户外工作者、老人、儿童、孕妇、体虚、缺乏运动的久坐人群、肥胖症和高血压患者,这些人在夏天需要格外警惕。
“如果你身边的朋友、同事在高温下工作或者烈日下暴晒,再加上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诱因,出现了面色潮红、体温升高、脉搏增快、大汗大渴,有时伴有头晕、头痛、乏力、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那么他极有可能发生了中暑。”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王积原说,此时,需要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脱去外套,在额头敷上冷毛巾,用酒精或凉水擦身,直至体温降至38℃以下。同时可以补充一些清凉的饮料或者淡盐水,但是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如果上述措施不能缓解症状,甚至还出现了意识障碍、昏迷、肌肉颤动等,患者极有可能出现了重症中暑,必须立即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救治。在运送的途中,用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以保护患者大脑、心肺等重要器官。
为了避免中暑的发生,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处在高温的环境中,避免长时间暴晒,在户外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保证充足的睡眠。(资料来源:央广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天气网)
红网·燃青年工作室出品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张立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