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际观察丨全球温控:从2→1.5 海平面少上升10厘米 多4%动物留在蓝色星球

来源:红网 作者:张立 编辑:肖拓 2021-11-14 21:06:48
时刻新闻
—分享—

QQ截图20211114190743.jpg

11月6日,人们在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参加集会,号召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更多行动。图:新华社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谈判在向后延长一天后,近200个国家周六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通过了一份名为《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的联合公报。大会主席夏尔马宣布缔约方已通过这份旨在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实现世界免遭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协议。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为期两周的会议结束时发布的视频声明中说:“这是重要的一步,但还不够。我们必须加快气候行动,以实现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

温控目标从2到1.5

此前,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中,各国政府承诺将全球平均温度控制在比工业革命前水平升温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达到升温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

而在更早前的2009年,当时各国签署的《哥本哈根协定》曾确立了全球升温2摄氏度的控制目标。但很多岛国认为,控制升温2摄氏度的目标不足以避免他们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的风险。

QQ截图20211114190930.jpg

10月26日,英国伦敦一家工厂的烟囱在冒烟。图:新华社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自从人类社会开始工业革命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猛增,导致全球温度快速增加。以工业革命前的水平为基准,“如今地球的平均气温已经变暖了约1.3摄氏度,非常接近1.5摄氏度的临界升温阈值”,许多科学家认为,这可能导致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

英国广播公司称,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全球气温升高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0.5℃区别大有不同

从哥本哈根到巴黎再到格拉斯哥,全球升温控制从2摄氏度到1.5摄氏度,十余年间,换来区区0.5摄氏度的变化。为什么0.5摄氏度的变化会如此重要。

科学家指出,升温幅度超过1.5摄氏度意味着人类、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系统都可能遭受气候变化带来的更严重后果。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曾制作了全球气温升幅对气候影响的专题报告,列举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

QQ截图20211114192226.jpg

岛国图瓦卢外长站在海水中演讲,呼吁应对气候变化。

该报告显示,全球变暖带来的首要影响就是海冰以及格陵兰岛、南极大陆的冰盖加速融化。统计数据显示,如今每过十年,全球冰盖面积就减少约13%。伴随着大量冰川融水注入海洋,全球海平面显著上升。如果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全球海平面将上升26-77厘米,比全球升温2摄氏度导致的海平面上升要低约10厘米。这意味着有多达1000万人将免于遭受海水入侵、洪水和基础设施受损等相关影响。

同时,全球变暖还对自然界生态造成严重影响。报告称,如果全球升温1.5摄氏度,在接受研究的10.5万个物种中,约6%的昆虫、8%的植物和4%的脊椎动物将失去适宜的生存环境,如果全球升温2度,相应受影响的则包括18%的昆虫、16%的植物和8%脊椎动物。

QQ截图20211114191120.jpg

福克斯冰川是新西兰南岛南阿尔卑斯山山脉重要的冰川,是新西兰著名旅游胜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福克斯冰川过去十年大幅退化。

此外,全球升温还将导致热浪和干旱等极端事件频发甚至是同时发生。IPCC指出,在没有人类影响的气候条件下,极端高温事件每10年才会发生一次;而在气温升高1.5摄氏度时,极端高温事件每10年会发生4.1次;在升温2摄氏度时,则每10年会发生5.6次。

因此,别看区区0.5摄氏度的变化,但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太重要了。而防止全球升温超过1.5摄氏度,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在2030年前将全球碳排放量减少为2010年的一半,并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


来源:红网

作者:张立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ontent/2021/11/14/1039583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