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点丨“132万红砖房”引争议,乡村建设为谁而建?

来源:重农评 作者:刘知宜 编辑:张立 2021-11-29 18:57:28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图片

近日,在一档家装改造综艺节目中,设计师耗费132万巨资,为农村老人改造出的“红砖房”住宅引发热议,被网友称为“天价毛坯房”。红砖裸露的围墙、脱离实用的设计、132万的高昂建造费用等等要素,把这间地处甘肃农村改造房送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图片

图片

节目里的一句形容,恰巧道出了这场“红砖房争议”的症结所在:“由红砖和混凝土组成的新建筑矗立于土坡之上”。“红砖房”遵照了设计师的主观想法,却并不符合委托人所提“想要二层小洋房”“供家人团聚使用”的要求。在外观和实用性上,“红砖房”与大众普遍审美和需求有出入。再加上委托人淳朴的性格与农民的身份,对比高昂的改造费用,让网友产生更多“同理心”,不免要为其鸣不值。当然,外界对“红砖房”的了解仅停留在节目画面呈现,大众无法真切地判断设计的实用性、成本合理性以及委托人的心理。设计师交出的答卷确有理想主义的缺陷,我们也不能武断地对设计师的努力作全盘否定。在批评声音之外,更值得我们深入关注、思考的,是这场争议的关键点:知名设计师与农村老人,谁应掌握改造的话语权?换而言之,“红砖房争议”更进一步引发的,是我们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建设,该如何权衡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乡村建设为谁而建?是我们透过“红砖”看到的问题。乡村建设怎么建,是我们要共同的探讨话题。今年,中央几次提出,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指出了乡村建设应该“为农民而建”的建设方向,强调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稳扎稳打。“红砖房”为例的几处细节,体现乡村建设设计中的几个典型问题,皆违背了“为农民而建”的原则。首先是因地制宜的问题,考虑到西北农村的气候因素,保温与防风应是首要,应结合当地村民的消费习惯以节能、环保的方式保障室内热环境舒适性。在这一点上,“红砖房”的透风墙体和大面积地暖的设计不一定适用。其次是因人制宜的问题,委托人龚老先生与设计师,在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上有差别。如果缺乏沟通,最终则会造成设计师单方面定义老人生活方式的结果,而忽视了老人的生活需求和主观诉求。最后是审美引领的问题。红砖与混凝土的材料运用,的确常见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但多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以强调艺术感与历史感。当这样的元素被搬运到甘肃农村的农户家中,似乎没有体现其原有优势,反而从大众审美的角度来说让人难以接受。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审美引领,这三种问题在乡村建设与改造中成为焦点话题与核心问题。“红砖房”虽是个例,但却具有普遍参考意义。随着乡村振兴推进,乡村建设工作的展开,“为谁建”的逻辑、“怎么建”思考,必须认识到位、引起重视。

图片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乡村走上发展的“快车道”,随着村民收入增加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村民对住宅的改造需求越来越大,村庄公共空间优化要求越来越高。回溯早些年的农宅自建,由于设计话语的缺失,可以发现全国各地农村呈现出“一个样”局面。放眼放去,看上去形态各异的“小独栋”,与农村的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并不相衬,反而只是一种高度同质化的“复制粘贴”。但当下一些设计师的“打破”陈规,又过犹不及,过于标新立异,走上另一个极端。对设计者而言,农宅与的“改”“建”,比城市住宅建造的要求更高。需要打破惯性思维,不能急于去除农村“标签”,在革新步伐中丢失了属于乡村的“自我”,而要尊重乡村的空间、人际、生产、文化等等要素特性,以因地制宜的方式“量体裁衣”。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建筑不仅存在于诗和远方,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对乡村建造来说,我们要建既是艺术的建筑,更是农民的房子。何为农民的房子?农村建宅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很多,如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冬季取暖、生活成本问题、环保问题等等,对功能性提出高要求。乡村住宅、公共设施的设计,主体是居住者和使用者,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当地人拥有更好的生活,让乡村焕发蓬勃生机。从农宅改造到乡村规划,都应时刻本循“以人为本”的理念,理清村民与农村建筑的关系逻辑,尊重村民主观意愿,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

图片

乡村建设需要审美引领。在全国许多地方,乡村建筑的美学尝试已然成功落地,并为当地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尽管面对着地理环境、施工条件、实用为先等等挑战,乡建依然具有极大的美学空间,乡村具备设计者和建筑师们更广阔的舞台。需要注意的是,“设计点亮乡村”不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在审美上向使用者的主观妥协,并不是艺术的缺席,恰恰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我们不能将城市美学照搬,更不能居高临下地将审美强加给乡村,而是要发掘乡村自身的环境生命力与文化核心,使其与现代生活对接,使建筑设计既服务乡村,也为乡村赋能。

当下,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设计者将眼光放到辽阔乡村,将思考与实践留在山林间、土地上,不断探索新的乡村建筑范式、乡村美学空间。设计赋能乡村,要回答“为谁建”“怎么建”的根本问题,寻找到传统与创新、实用与艺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

来源:重农评

作者:刘知宜

编辑:张立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ontent/2021/11/29/1047274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