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6日,美国参议院以75票赞成、18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总统拜登提名的美国驻中国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这意味着,从2020年10月初,前任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离任返美后,空缺一年多的职位人选终于尘埃落定。
那么,伯恩斯是何许人也?他会对中美关系带来什么影响呢?
尼古拉斯·伯恩斯。(图源:视觉中国)
履历丰富的职业外交官
伯恩斯1956年1月出生于纽约州布法罗,会说英语、法语、希腊语和阿拉伯语,此次任命前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他曾在美政府任职27年,是一名资深外交官,职业生涯横跨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四届政府。
在上世纪80、90年代,伯恩斯参与了美国的非洲、中东、苏联(俄罗斯)事务,曾是美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特别助理,以及俄罗斯、乌克兰和欧亚事务的高级总监,还担任过美国务院新闻发言人。
伯恩斯于1997年至2001年担任美国驻希腊大使,2001年至2005年担任美国驻北约大使,2005年至2008年担任美国政治事务副国务卿。据美媒报道,伯恩斯和美现任总统拜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2020年的总统选举竞选活动中,伯恩斯曾为拜登提供外交政策建议。
总体算来,伯恩斯为美国政府工作长达27年,目前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外交和国际关系教授,算得上是一位老牌外交官。此外,伯恩斯曾在民主党和共和党政府均有任职经历,曾担任美国驻北约大使。
不过,伯恩斯的履历显示,其并无太多与中国相关的工作经历。
伯恩斯对华主张“接触加遏制”
在伯恩斯获提名后,他的对华态度、外交理念都备受关注。10月的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提名听证会上,他也曾对中国事务进行过系统性的发言。
10月20日,美国华盛顿,伯恩斯出席参议院提名听证会。(图源:视觉中国)
据了解,在对华态度上,伯恩斯曾提出“不要去夸大中国的威胁,也不要低估中国的能力”。他认为中美既要竞争又要合作,与拜登政府的政策一致。从三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伯恩斯对中美竞争的基本看法:第一,他主张在“一带一路”方面和中国展开竞争,在全世界推广美国的资本及技术,在全球进行经济竞争;第二,他认为南海局势是紧张的,中美元首之间应该设立电话热线,保持沟通来避免误判;第三,他认为中美竞争的关键在于科技竞争。
总的来说,伯恩斯主张以“接触加遏制”的方式来取得对华优势,美国在中美竞争里面怎么能获得优势,他的理念就是要“自信”,曾提出“美国一定要保持自信才能应对中国的挑战”。
履职面临很大挑战
对于伯恩斯来说,担任驻华大使或许是其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如何将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人脉优势转化为中美关系发展的动能,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美国国会大厦。(图源:新华社)
据美国媒体报道,伯恩斯的任命在美国内部曾屡遭阻拦:卢比奥等反华参议员曾引用“国会议事规则”,搁置参议院为核准伯恩斯出任新驻华大使进行表决,直至圣诞节前才最终“放行”。
大国之间大使一职长期空缺极其罕见,且对两国关系非常不利。事实上,伯恩斯的任命一拖再拖,并不是因为他真的受到参议院的坚决反对,纯粹是一些美国政客出于党派和团体利益进行阻挠。这个过程也表明,从特朗普时期到拜登时期,美国内部政治并没有恢复正常,也显示出美国政府运作效率的低下,美国政治仍然处在一种极不稳定、不可预测的状态中。
这也同时意味着,伯恩斯作为大使所面对的挑战将远远超出其前任——不仅中美关系错综复杂,美国国内政治因素也将大大制约其处理问题的灵活性。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廖浩宇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ontent/2021/12/17/10630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