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际观察丨史上最强火箭“星舰”首飞失败!SpaceX前景几何?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刘良骏 编辑:廖浩宇 2023-04-20 22:33:14
时刻新闻
—分享—

4月20日,SpaceX公司的“星舰”火箭发射升空,但在飞行过程中解体爆炸。

“星舰”首发失败,SpaceX致力于下一次测试

SpaceX“星舰”系统顺利升空。

“星舰”系统升空不久后爆炸。

美国中部时间4月20日8时33分(北京时间4月20日21时33分)时许,SpaceX“星舰”系统满载着超过4500公吨推进剂从得克萨斯州起飞,执行首次轨道级测试飞行任务,但升空不久后爆炸。

“通过这样的测试,成功来自于我们所学到的东西,今天的测试将帮助我们提高 ‘星舰’的可靠性,因为SpaceX寻求让生命多行星化。”SpaceX在推特上祝贺团队,并表示团队将继续审查数据并为致力于下一次飞行测试。

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曾预测“星舰”首飞成功率50%,暗示火箭可能在第一次轨道试飞尝试时爆炸。“星舰”系统由第一级“超重”火箭和第二级“星舰”飞船构成,未来两者皆可重复使用。但本次发射并不打算让“星舰”飞船垂直着陆或利用发射塔捕获“超重”火箭助推器。

按照原计划,从得克萨斯州南部升空后,“星舰”将进入地球轨道向东飞行,“超重”火箭助推器会落入墨西哥湾,剩下“星舰”飞船独自飞越大西洋、非洲南端和印度洋,最后在夏威夷附近的太平洋溅落。整个飞行预计仅持续90分钟。

在此之前,“星舰”经历了多代技术迭代,原型机一边爆炸一边“出炉”,一路试错一路更新,将马斯克用互联网思维造火箭的想法发挥到极致。发射前,SpaceX在推特上表示,“通过这样的测试,衡量成功的标准是我们能学到多少东西,这将为SpaceX快速推进 ‘星舰’的开发提供信息,并提高未来成功的概率。”

SpaceX号称史上最强火箭“星舰”

图片来源:SpaceX官网

此前消息称,“星舰”所有系统一切正常。这是SpaceX首次尝试将“星舰”送入轨道。

4月17日,由于压力阀出现问题,“星舰”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发射的计划曾暂停。SpaceX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随后在推特上发文称,“今天学到了很多,现在卸载推进剂,过几天再尝试……”。

据SpaceX官网介绍,“星舰”这一“史上最强”运载火箭高120米,直径9米,比SpaceX现有的“猎鹰9”和“猎鹰重型”运载火箭更大。这种可回收再利用的火箭旨在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和火星等,每班火箭载荷能力超过100吨。美国航空管理局14日宣布批准该火箭的无人飞行测试。

商业化的太空飞行即将到来?

马斯克的火星殖民计划是在未来几十年送大约100万人上火星,在火星上建造一座自给自足的城市。而运输工具就是“星舰”,他希望建造1000枚以上的“星舰”运送生命到火星。SpaceX完全可重复使用运输系统“星舰”是马斯克火星梦的基石,马斯克曾形容这是“非常现代的诺亚方舟”。

“星舰”系统被认为将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运载火箭,整体高120米,直径9米,完全可重复使用时运载能力最高可达150公吨。一级“超重”火箭配置33台“猛禽”发动机,二级“星舰”飞船配置3台“猛禽”发动机和3台“猛禽真空”发动机。“猛禽”发动机采用液氧甲烷推进剂,推力是SpaceX猎鹰9号火箭“梅林”发动机的两倍。火星大气中的甲烷令SpaceX有朝一日可以在火星上为“星舰”补充燃料。

在得克萨斯州南部博卡奇卡村附近的基地中,SpaceX公司的第一艘轨道星际飞船放置在其巨大的超级重型助推器之上。

“星舰”系统设计用于送宇航员和货物到地球轨道、月球、火星和更远的地方,它可以携带100人进行长时间星际飞行,也可以发射卫星和太空望远镜,帮助建立月球基地。“星舰”飞船未来还可以在地球上实现一小时内点对点运输,最大时速27000千米/时。2017年,马斯克在一次讲话中分享了一则环球客运视频。视频中的“星舰”将乘客从纽约附近的一个海上平台发射到太空,39分钟后着陆在上海附近一个类似的海上平台上。

NASA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使用了上世纪70年代为航天飞机所设计的硬件,如果说SLS代表了政府传统的火箭设计方法,那么“星舰”则象征着太空飞行的现代化、商业化。在前往火星的飞行途中,“星舰”飞船可在近地轨道利用“燃料飞船”(本质上是没有窗户的“星舰”飞船)补充燃料,使得100吨的运输可以一路到火星。SpaceX还建了146米高的火箭发射塔,支持火箭集成、发射和捕获“超重”火箭助推器。由于“星舰”未来将可重复使用,预计运行成本将远低于SLS。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刘良骏

编辑:廖浩宇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ontent/646748/64/1258205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