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字寻根之国庆特辑丨中华人民共和国

来源:红网 作者:陈晓丹 姜媚 吴公然 陈珉颖 杨怡晴 张兴莎 何青 秦舷 宋芳 编辑:杨雁霞 2023-10-08 11:05:37
时刻新闻
—分享—

瑰丽的汉字宝库,多少字符美好如玉。如“中”,如“华”,如“人”,如“民”,如“共”,如“和”,如“国”。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爱国。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国庆特别策划,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些文字的起源,细细体会文字的变迁和文化的魅力,感悟这些字符始终澎湃着的不朽时代力量。

中.jpg

在《说文解字》所记录的九千余汉字中,“中”字堪称“中华第一字”,每个中国人识字,都从一个“中”开始;每个中国人成熟,也从读懂一个“中”开始。详情>>

华.jpg

华,古同“花”。事物最美好的部分。中国古称华夏,今称中华。

从“花”的本义,到族群名称,“华”字的意义历经演化,其中的文化深意,已然沉淀在文字之中。它既是中华文明的历史演绎,也是中国人有关民族记忆的思想建构。详情>>

人.jpg

人,是什么?古人云:“人者,天地之心也。”人和天、地并称为三才。人,一撇一捺,笔画最简单,但却蕴含着最丰富的哲理,主导着最深刻的变迁。详情>>

民.jpg

“民”字初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像用一锐物刺目之形。对这个字形的解释,各种说法不一。

从炎帝神农氏尝百草,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从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民贵君轻”,到荀子的“君舟民水”,中华上下五千年,民本思想源远流长。详情>>

共.jpg

几千年来,“共”在历史长河中与时代潮流共振,时至今日,凝练成“共同富裕”里诉说不尽的朴素心愿和千年追求,也汇聚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和时代格局。详情>>

和.jpg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和”一直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理念之中,渗透着待人接物的原则与智慧,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同时也在当代积淀出新的文化内涵与深意。详情>>

国.jpg

在历史的长河里,她带着金戈出发,一笔一画,勾勒成“或”,演化成“國”,终有一天,那把“戈”变成了温和而平静的“玉”,“國”成为了“国”。详情>>

作者:陈晓丹 姜媚  吴公然 陈珉颖  杨怡晴 张兴莎  何青 

海报文案:秦舷 宋芳 

海报设计:谭文平 佘履安 庄程 彭婧 毛雨浓 高国栋 郑玉焓

来源:红网

作者:陈晓丹 姜媚 吴公然 陈珉颖 杨怡晴 张兴莎 何青 秦舷 宋芳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ontent/646754/90/1311819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