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咖谈期刊|李鸿谷:要在互联网上寻找报刊亭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任晔 李丹 王嫣 汪衡 李长宏 编辑:廖轩仪 2024-11-22 15:02:25
时刻新闻
—分享—

大咖谈期刊6.jpg

11月21日,在第二届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主论坛上,《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作交流发言。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兴莎 任晔 李丹 长沙报道

如何实现内容的互联网化?11月21日,在第二届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主论坛上,《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以《再互联网化:我们需要重新出发》为题作交流发言,他谈到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是一个误会,互联网不是敌人,是高速通路。

2017年1月,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注册成立;2020年,《三联生活周刊》的电商订阅增长30%,广告营收增长超过60%……10年前,《三联生活周刊》还只是一本杂志,但是现在,其已经成长为一个传媒的矩阵,除了传统的纸质杂志,还有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小红书等。

复盘过去转型路径,李鸿谷认为传统媒体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互联网”,实现杂志整体互联网化,另一条是“互联网+”,用互联网方式生产内容,更形象地说,就是要在互联网上寻找报刊亭。

“想要实现向内容公司转型,先要完成传播介质的更新,另外一点是把传播的内容本身变成可销售的产品,也就是传播知识而不是信息。”李鸿谷谈到,与《三联生活周刊》传统通过内容变现的方式不同,互联网可以通过销售直接产生营收,以纸质杂志为基石,实现了多种渠道、各种传播的转型,例如图文、音频、视频等,目前转型的核心则是视频的生产与传播。

“互联网传播,其实更强化内容生产,而非弱化。”李鸿谷还在会上分享了一些经典案例,《当一个小山村决定办全国篮球赛》系列,全网播放量700万;话题#Talk with林红一周只给孩子10块零花钱,全网播放量374万等,都收获了较好的流量与口碑。

李鸿谷说,互联网化绝对不是一次两次的变革就能完成的,再互联网化,是不断迭代的过程,媒体要不断地往前走,才能真正地生存下去。

(参与报道记者:王嫣 汪衡 李长宏)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任晔 李丹 王嫣 汪衡 李长宏

编辑:廖轩仪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ontent/646855/66/1448085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