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铁“加速键”,粤东“腾飞梦”

来源:红网 作者:沈大业 编辑:肖拓 2025-10-30 22:12:11
时刻新闻
—分享—

文/沈大业

近日,“发现最美铁路·粤东腾飞新引擎”网络宣传活动在粤东高铁沿线展开,再次将公众目光聚焦于这条连接粤东与大湾区的“黄金轨道”。高铁,早已超越单纯的交通工具范畴,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神经中枢”,深刻重塑着粤东地区的经济地理与人文脉络。

过去,尽管粤东地区地处沿海,却因交通不便,发展步伐长期滞后于珠三角。广深港等大湾区核心城市虽近在咫尺,却因路途耗时,资源流动受阻,发展潜力难以充分释放。高铁的贯通,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局面。它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提速”,更是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关键变量”,推动粤东从地理边缘走向发展前沿。

梅龙高铁的建成通车,成为观察这一变化的典型样本。2025年上半年,梅州GDP增速跃居全省首位,其背后正是高铁带来的要素流动与结构重组。高铁宛如一条高效的“经济动脉”,将大湾区的人才、资金、技术源源不断输送到粤东,激活了本地产业的迭代与转型。这种“输入式发展”并非简单输血,而是通过要素注入激发内生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在汕头南澳岛,高铁带来的不仅是游客数量的激增,更是旅游产业形态的升级。过去因交通不便而被“隐藏”的旅游资源,如今因高铁而“显性化”。游客结构的改变倒逼服务品质提升,特色民宿、主题餐饮、文化体验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推动南澳从单一观光地向复合型旅游目的地转型。这正是“交通—人流—业态—收入”的链式反应,彰显了高铁对区域产业结构的重塑能力。

同样,澄海玩具产业的转型也印证了高铁的“连接价值”。作为“玩具之都”,澄海过去虽具产业基础,却因信息滞后与资源局限,难以突破发展瓶颈。高铁通车后,大湾区的前沿设计、智能制造技术与高端人才得以快速导入,推动澄海从“制造”向“智造”升级。更重要的是,高铁促成了产业链的跨区域整合,使澄海企业能够与大湾区伙伴协同创新、共拓市场,形成“区域协同—技术升级—竞争力提升”的发展闭环。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粤东高铁的贯通,标志着区域融合进入新阶段。它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延伸,更是制度衔接、要素对流与功能互补的系统工程。高铁推动粤东从“接受辐射”转向“主动融入”,从“被动承接”升级为“协同共建”,逐步构建起与大湾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共同体。

值得注意的是,高铁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增长,更是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深刻变迁。城市界面更新、商业活力提升、公共服务优化,粤东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现代化进程。这种变化,既是硬件设施的提升,更是发展理念的转型——从封闭自守到开放协同,从单一增长到全面发展。

此次高铁环线体验,不仅是一次交通体验,更是一次发展逻辑的实地教学。它向我们展示:在当代中国,区域发展已从“点状突破”转向“网络联动”,高铁正是这一转型的重要载体。粤东的实践表明,只有把握交通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才能在区域竞合中抢占先机、实现跃升。

高铁一响,并非“黄金万两”的简单神话,而是区域发展逻辑的系统重构。粤东的腾飞之路刚刚启程,随着高铁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与区域协同机制的深化,这片土地有望成为大湾区战略的重要支撑点,书写出更具示范意义的发展新篇。

来源:红网

作者:沈大业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ontent/646954/74/1539460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