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椒观两会⑧:厚培基层医疗共同体,让优质医疗服务扎根广袤乡村

来源:红网 作者:邱宣喆 编辑:张瑜 2024-03-07 15:34:02
时刻新闻
—分享—

496c6b2318d1447ebe04dc5c2e343daa.png

□邱宣喆 (新乡医学院)

“作为农村居民‘健康守门人’的基层医生们,受种种因素影响,经常面临‘招不来、留不住’的困境。”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为两会带来聚焦基层医务人员“县管乡用”制度问题的建议,道出时下基层医共体建设的潜在症结,引起社会关注。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尽管基层医疗水平已有显著提升,但人才力量薄弱、配套政策有瑕、医疗资源匮乏等现状依旧严峻。2023年12月,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县域医共体内医疗卫生机构更加注重人员的统筹使用。因此,在探索基层医共体内医务人员如何将“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做得更好的道路上,值得开展更多具有乡土特色的积极实践。

首先,培养基层医务人员应当实行精心育种。政府可以大力推广免费医学生、定向医学生等国家政策,鼓励医学院校适当扩招全科、护理、药学、预防等基层医疗特需人才,注重培养其对常见病、慢性病、区域病、流行病等基层主流疾病的临床诊疗能力,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返家乡”就业观念,力求为基层医疗队伍培育一批有技术、有朝气、有理想的有生力量。

其次,稳定基层医务人员需要对其栽苗培土。就像新栽的幼苗需要细心呵护,引来的人才也需要完备的政策体系。政府部门要主动作为,就不符的人岗资源重新分配,给僵化的人事制度“犁地松土”,为低迷的薪酬待遇“浇水施肥”,对有限的上升渠道“打顶修剪”,促进其进修培训、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的渠道“侧枝生长”,实现上下流通、水平流动,让基层医疗力量长得愈高、扎得愈深。

最后,鼓励基层医务人员必须给予阳光雨露。润物留住基层人才同样需要久久为功。政府当敢做善做,用责任“阳光”照亮管理机制、编制归属与同工同酬的死角,做到立竿见影,也要用资源“雨露”浸润医疗资源、基础建设和职业培训的土壤,做到润物无声。同时减少外部因素干扰,以更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应对上级医院虹吸效应,用接地气的宣传化解乡村患者根深蒂固的就医观念,为基层医疗服务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避免医务执业环境趋于恶化。

去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将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同时加大基层、边远地区和紧缺专业人才的扶持培养力度,创新乡村医疗卫生人才使用机制,提高乡村医疗卫生岗位吸引力。厚培基层医共体就如种植作物,应当因地制宜、精耕细作:从播种育人,到引进栽培,再到创设环境,通过自然发展与人工支持相结合的模式,运用“生态农业”思维打造有机医疗体系,实现基层医疗服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乡村,始终热切期盼着更多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与优质的医疗服务资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3年,我国仍有约4.9亿乡村人口扎根在近9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乡土间。要想实现乡亲们“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关键在于让人才引进来、留得住、干得好,持续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这样基层医共体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在广袤乡土间开枝散叶,结出累累硕果。

来源:红网

作者:邱宣喆

编辑:张瑜

本文为湖南红网新闻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news.rednet.cn/content/646847/99/1360612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红网新闻频道首页